• 38阅读
  • 0回复

建立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制 黑龙江垦区80%家庭农场盈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4
第2版(经济)
专栏:

建立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制
黑龙江垦区80%家庭农场盈利
本报讯 黑龙江垦区把机械化优势与家庭经营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取得明显效益,1986年全区八万九千个家庭农场,有80%赢利,盈利达二亿五千万元,比1985年增加一亿四千万元,上交国家利润达一亿元。全区粮豆单产达一百二十三点五公斤,总产二十九亿九千万公斤,分别比1985年增长21%和18%。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拥有一百个机械化国营农场,四千万亩耕地。1985年,这个垦区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模式,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土地承包到户,机械承包或转让给职工,建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1986年初,垦区认真总结经验,针对家庭农场组织形式单一、“大机械与小农场矛盾”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完善、提高措施:不搞统一模式,允许独户家庭农场、联户家庭农场或机组承包等多种形式存在;注意劳动、技术和规模三个效益的发挥;对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玉米、水稻和养殖业,实行独户承包,机械化程度高的麦豆生产,实行联户承包、机组承包或组织家庭农场生产协作体等。宝泉岭农场管理局所属的十三个农场对家庭农场采取“统一作业、分别核算、合同管理”的办法,既调动了家庭农场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又发挥了机械优势和规模效益,取得比1985年增加一倍的好成果。
垦区所属农场加强对家庭农场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为家庭农场排忧解难,注意帮助家庭农场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全区因土施肥和使用化学除草面积比1985年增加了一倍。
由于经营水平提高,家庭农场收入普遍增加。1985年亏损的六万个家庭农场已有四万多个扭亏为盈。
(高淑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