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猴岛之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新闻速写

猴岛之忧
本报记者 艾笑
穿过海南岛,还往南,碧蓝的海水包围着一个不丁点的小岛。地图上没有标记,当地人叫它猴岛。
“三九”寒天,从冰封雪盖的北方来到猴岛,满目葱绿,又进入了一个明丽的夏天。
没有风,树丛怎么在动?走近一瞧,原来是小猴哥儿们窜上跳下、你追他跑地在戏闹。猕猴各忙各的,只有一只背上生着浓密灰毛、仪态恃重的“长者”,坐在一块高高的巨石上远眺。同行的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工作人员江海声正在观察这个猴群,我问他:“那只猴是首领吧?”
“不错。”小江笑着说:“你看它正在忧虑,这个家族的住处面临着危机呢。”
小江手指半山腰一处小树林:“那是它这个群体的夜宿点。可是,游人攀山,踩踏出一条路,正好从那里穿过。植物变稀疏了,环境也嘈杂了,失掉了安全感,它们就要考虑搬家。”
搬家,谈何容易?原来,小小的猴岛上生活着约一千只猕猴,它们以三十只左右为一自然群体,占据各自的领地。目前,猴岛上的适宜地域已为这三十几个猕猴群体“瓜分”殆尽,刚好平衡。谁愿将自己的“领土”交给外来者?搬家需要付出巨大代价,难怪“一家之主”忧虑不堪。
江海声告诉我,二十年前,这个小岛上自然栖息着一百来只猕猴。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得好,二十年里,猕猴数量增加十倍。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在这里设立了一个观察站,并开展了题为“海南岛南湾猕猴种群生态学”的研究。
小江说:“目前,岛上的生态条件正值最佳期。猕猴的数量如果再增加,就要出现‘自然淘汰’。这样造成的损失,很长时间也不能恢复。我们经过试验,已成功地将整个群体向外省自然保护区迁徙。我们还以向国内外科学界提供最好的实验动物而受到欢迎。”
江海声也谈了他的忧虑:旅游业进入自然保护区,无疑是件好事,但对于其带来的问题,应当与开发同时考虑。这样,才不致引起无穷的后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