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攀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4
第8版(副刊)
专栏:

攀登
林焕平
桂林的山,平地突起,峭壁耸立,异石奇峰,动人心魂。常听有人说:如果把桂林的独秀峰移到北京去,那就不得了,必是万古奇观,为亿万人民所瞻仰。所以桂林的山同漓江的水被称为“甲天下”。
1970年,我举步跨进花甲之年,就开始爬山。
在桂林登山,不仅有审美的情趣,更有深刻的意蕴。“登上拿云亭,伸手摘月亮。”朱总和徐老的吟诗刻石,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
我原来住在叠彩山麓,每天早晨爬叠彩山,登上明月峰,迎接朝阳,呼吸东风。
后来我迁居王城的后门,每天早晨,我改爬伏波山。“爱国发豪情,一箭射穿山。”马援伏波将军的神箭,传为后世的佳话。
人生,好比山峰,一峰更比一峰高;
科学,也是如此。
马克思鼓励我们,要攀登科学的高峰。
有一次,在伏波山顶上,遇到一位熟悉的摄影家,他要我举起平手,替我拍张照片。洗了出来,我大吃一惊,我竟然摸着独秀峰的峰顶了。不,这是艺术的神化,不是真实的本领。我不能摸到独秀峰顶,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攀登科学高峰上我应当这样去努力。
我攀登伏波山已经中断了十个月了。是我懒怠了吗?是我失去信心了吗?不!是我伤腰骨折、卧床治病了。
经过十个月的治疗,逐渐康复了。现在,我又恢复攀登伏波山了。两手抓紧铁栏杆,步履艰难地、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今天,我只爬到半山的叶圣老题字的癸水亭。明天,我将要爬上高达三百二十级的山顶去,无论怎样艰难。
在卧病的十个月中,我认真阅读了文坛上争鸣的重要文章和若干必读的书。我自己不能读,让老伴或研究生读给我听。
我正在举步跨进七十六岁。
攀登,顽强地同老字做斗争。
攀登,顽强治学,攀登科学的高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