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太阳·生命·老人——访影片《最后的太阳》导演江海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4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太阳·生命·老人
——访影片《最后的太阳》导演江海洋
孟晓云
太阳,生命,老人,在观众脑海中萦绕的,并非是一个故事,而是一幅画,一首诗,一缕歌音。上影三十一岁的江海洋编导的《最后的太阳》,用抒情写意的电影语汇,把对老年人的感受传达给观众,使他们通过银幕上所见所闻,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身边的老人,并开始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
已经离、退休了的老年人,不免有孤独感和失落感,但不甘寂寞,他们组织老年人合唱团,用歌声丰富自己,用歌声找到更多的朋友。生命象夕阳那样,放射出人生美丽的霞辉。这部由刘琼、张雁、江俊、舒适、张伐、林彬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参演的影片,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引起人们无穷的联想和回味。
一个年轻导演,为什么要拍老人片,而且对老人的心态把握得如此准确?记者采访了198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江海洋。他向我谈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切感受:“不知为什么,我常常站立在路边,注视着手执小红旗,严肃认真地在指挥着交通的老人,我常常在六个、八个老人组成的牌局前,在更多地站在‘局外’的老人群前驻足观望。我时常看见老人推着孙子、孙女在面前掠过,也时常面对着坐在大墙下目光呆滞的老人发愣。我听着年轻的伙伴讲述他们已做了父母的痛苦和艰难……我也想到了自己也会老的。”
江海洋认为,人与人,父辈和晚辈,无论有千差万异,情感应该是相通的。他母亲现在是上海老年合唱团的负责人。退休后精神上有一种失落感,烦躁不安,参加合唱团后,精神振作起来。江海洋有一次听了一百多位老人的合唱,那银灰色的头发,在灯光照射下显得庄严、耀煌。他忽然悟到,生命,这是世间最神圣、最奇特的,无论一个人的一生多么艰辛,多么坎坷,就其生存的原动力——生命力,总是美的,象运行于天际的太阳,燃烧,不息地发出光和热。
江海洋说:“人到晚年,生命力犹如一道闪光使人返顾一生,让人看见一个完整的自己,从而使人为之一振,出于生命的本能,迸发出强于年轻人的热情。面对老人,我思考着青春的涵意,青春原来并不专属于年轻人,它是和生命力紧紧连在一起的,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只要你心中充满对生活的热情,热爱着生命,忠诚于生命,无论年纪有多大,青春都将属于你。”
《最后的太阳》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它流露着老年人的苍凉和悲壮,同时也渗透着青年人对老年人理解的暖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