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巴黎“华人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5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黎“华人城”
刘宏昌
巴黎是美丽的,也是迷人的。
巴黎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而近些年来才出现在花都巴黎的“华人城”,留给我的印象最难忘怀。
过去,不曾听说过巴黎有“华人城”。今天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巴黎十三区,紧靠著名的拉丁区,东临塞纳河畔。这里原来市容破旧。在戈德弗鲁瓦街有一座旅馆,周恩来总理当年在法勤工俭学时在此居住过。旅馆的外面墙上镶嵌着周恩来的半身浮雕铜像,它既是对周总理的纪念,也是中法人民友好的象征。
今天的巴黎十三区,市容整洁,二三十层的高楼拔地而起,新式公寓、豪华旅馆、大型超级市场、华人电影院、中文招牌的商店等鳞次栉比。一座规模宏大的“中国商业大厦”正在加紧装修中,今年春季即可开张营业。大楼建成后将是专门经营中国货物的超级市场,也是欧洲地区最大的出售中国商品的中心。我们走进华丰国货公司,中国气派的宫灯高悬,显得格外典雅,里面中国食品一应俱全。
街道两旁书店里陈列着各种中文书报,有的来自中国内地,也有香港、台湾的。店里播放着动听的京剧唱腔和现代流行歌曲。巴黎友丰书店经理告诉我,他经营着巴黎最大的中文书店,经销的图书共有三十多万册。
夜幕降临,“华人城”更加热闹,无数的霓虹灯,把条条街道照耀得光辉灿烂,这时的中餐馆门庭若市。
法国朋友告诉我,以前巴黎没有“华人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巴黎只有极少的中国劳工。1920年后的几年里约有上千名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后来都回国了。今天巴黎的这座“华人城”,是七十年代中期兴起的。目前,法国的华人约有十万,其中在巴黎就有八万人,而集中在十三区“华人城”的有四万左右。
这里的华人多半是近年来来自印度支那,祖籍多数是广东潮州。他们来法国后,刻苦耐劳,艰苦创业。法国人一周休息两天,而华人做足七天,一天往往工作十三四小时。我遇见一位华人,惨淡经营十年,现已成为巴黎著名商人。但他们一家仍保持节俭创业的本色,全家老少都做工,就连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也每天去商店上班。正由于他们勤奋、耐劳,并善于经营,才能在商业竞争激烈的巴黎站稳脚跟。
今天,旅居巴黎的华人与法国当地居民相处融洽。1986年9月30日,巴黎市政府授予旅法华人何福基“巴黎市长荣誉银质奖章”,表彰他长期为沟通当地政府与亚洲华裔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所做的贡献。目前,巴黎的华人,已建立自己的社团组织。每年春节,巴黎的华人欢聚一堂,舞龙耍狮,举行盛大的联欢会,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
新涌现的巴黎“华人城”,正如海外各地的华人街区一样,显示着自己的活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