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她为友谊辛勤耕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5
第7版(国际)
专栏:

她为友谊辛勤耕耘
杨燕杰
我的案头放着一本装帧古朴并带有中国风格的保加利亚文的书。这是保加利亚汉学家葆拉·贝莉凡诺娃翻译的《山海经·天问》。几年前,她被上千年前记述的中国远古神话所吸引,决心把这本书介绍给保加利亚读者。但是中保两国文字和人民的文化历史传统又是如此不同,以至一本两百多页的译本竟有近一百页的题解和注释。由此可见译介工作的难度和译者所下的功夫了。
葆拉·贝莉凡诺娃原是索非亚大学俄语专业的学生。一九五三年初开始在索非亚大学汉语班朱德熙教授门下学习汉语。六十年代曾到苏联进修中国文学。一九五五年起她在报刊上发表古代和当代的中国文学译作,并在以后的短短五年中,先后译介了李白、鲁迅、瞿秋白、毛泽东、殷夫、闻一多、老舍、艾青、冰心等三十多位中国作家、政治家的作品。而从一九五六年到现在,贝莉凡诺娃一共翻译出版了《中国当代诗选》、《金斧》、《不死的王孝和》、《青春之歌》、《唐人小说选》、《聊斋选》、《中国古代文学选读》、《故事新编》、《山海经·天问》等十多部中国文学名著和选集。此外还写了大量介绍中国文学的论文、报告、书评等。这一切都是她在索非亚大学古典和现代语言文学系汉语教研组担任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同时完成的。在不算很长的时间里,她译作如此之多,不仅在保加利亚,就是在世界汉学家中也是比较罕见的。
我有机会到过贝莉凡诺娃家作客。简朴的书房中央放着一张写字台,四壁从地板到天花板都摆满了中、保、俄等国的书籍。她热情洋溢地向我们谈起了她的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她把家务事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经常同时翻译撰写好几种作品和文章。眼看到她为增进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锲而不舍,默默耕耘,献出了三十多个春秋,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我的心田里不由地泛起敬佩之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