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两千多年前中国有玻璃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5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两千多年前中国有玻璃吗?
陆寿麟写的一则科学史话指出:很多人一直认为,玻璃是在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或中亚传入中国的,实际上,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玻璃,习惯称为琉璃。
七十年代在湖北江陵望山楚墓中出土一把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剑柄上镶嵌有四块光彩夺目的蓝色琉璃。近年来,在河南、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山西、安徽、江苏、四川、广东等地的西周、春秋战国的墓葬中,陆续出土了不少琉璃制品,有穿孔浅蓝色料珠、琉璃管珠、料环、蜻蜓眼琉璃珠、琉璃剑首、青白色琉璃璧等制品。有些制品在制造工艺上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如长沙楚墓中出土的青白色琉璃璧和琉璃剑饰,雕刻纹饰精美。
琉璃属于玻璃吗?历史考古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在X射线衍射图上呈一弥散的廓线,证明这些琉璃器物、料器确实属于玻璃。
从玻璃生产工艺上分析,古代中国已具备生产玻璃的条件。商周时代,我国已出现大型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已应用铁器。公元前四百年的生铁熔化温度可达到1350℃,商周时期原始青釉瓷的烧成温度可达到1200℃,高温达1200℃到1300℃的窑炉完全可以烧制玻璃。
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含有铅、钡,属于铅、钡玻璃类,其中氧化铅和氧化钡的含量很高,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玻璃成分含有钠、钙,属于钠、钙玻璃类。两种玻璃在成分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地域不同和所用的原料不同所致。
越王勾践的铜剑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琉璃器物的出土,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已掌握了烧制玻璃的技术,纠正了过去传统的认识。
(摘自1月15日《北京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