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探索长生之道的印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5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探索长生之道的印医
印医在印度叫作“阿优吠陀”,意思是“长生之学”。公元前七百多年,有一名叫苏希罗塔的名医编纂了《苏希罗塔本集》,据说这本医书对血液循环作过朴素的描述。约公元前一世纪,另一位名医恰拉卡又编纂了《恰拉卡本集》,对胃液的功能也作了初步的探索。印医的历史同中医同时起步。
印医的基本医理是“三液平衡说”。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督夏”、“达士”和“玛拉”三种基本液体。“督夏”决定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达士”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起着某些特定的作用。“玛拉”是人体的精华,部分储存体内,部分在行使生理职能后排出体外。这三要素各司其职,互为平衡,人体就能保持健康。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便会疾病缠身,难得安宁。
是什么东西会打破这种平衡呢?印医认为害人最甚者莫过于饮食不周。嗜食肥肉是健康的大敌。
印医的药有两千多种,绝大部分是草木树根。印医草药一般用水煎服,也有丸散膏丹之类的成药。印医诊断也讲究望问闻切。这些都与中医如出一辙。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对印医也有记载:“凡遭疾病,绝粒七日。期限之中,多有痊愈;必未瘳差,方乃饵药。药之性类,名种不同;医之工伎,占候有异。”印医同中医互相吸收。印度的很多高僧,往往都是名医。印医影响中医,大抵是佛教东传的结果。《隋书·经籍志》中保存了从天竺传入的“龙树菩萨药方”等十二种。唐朝时有个名叫那罗迩娑婆的方士给太宗献过延年药,唐太宗服了他的药。高宗时,另一天竺僧人卢伽阿逸也献过长年药,后被封为怀化大将军。在《宋史·艺文志》中还可以见到“耆婆脉经”等印度药方。到1980年,印度全国有四十六万印医医生。
(摘自《印度归来答客问》,詹得雄著,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