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勤俭办校能办大事——湘西保靖县教师进修学校访问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6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勤俭办校能办大事
——湘西保靖县教师进修学校访问记
本报记者 景险峰
湘西保靖县教师进修学校坐落在流经县城的酉水南岸。步入校园,环顾四周,各种建筑,花坛喷泉,别具风格;临河瞭望,只见酉水东流,青山满目,真是教书人进修的一个理想所在。
可是,谁能想到,六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乱石横卧、荒草丛生的坑地。学校1980年秋季刚建时,无房舍,无设备,暂借别校的一间教室和一个办公室。建校急需资金,也需要场地,而保靖是个只有二十三万人口的穷县,地方财政支大于收,长期靠吃补贴过日子。处在山窝之中的县城,也难得找到一块平整的空地。当时的校长彭图智多方权衡,看中了迁陵中学厕所旁边约五亩大的一块坑地。在州、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就从节省资金、方便教学和生活考虑,开始建设。1981年和1983年,上级两次拨来修建费十六点八万元。结果因精打细算,以每平方米八十元的造价,修起了建筑面积达二千余平方米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和厕所等。
学校把这段历程概括为:艰苦创业打开局面,师训基地初具规模。但是,这时师生的住房仍十分紧张,其它配套设施的专款又拨不下来。两眼向上,坐视等待吗?不能。1984年初新上任的校长刘序光继承前任校长的好作风,在勤俭办校的舞台上,又演出了有声有色的“三部曲”。
聚基建节余物资,搞小型配套修建。他们收集两次大规模修建校舍后节余下来的钢材、水泥、木料和砖瓦等,分类妥善保管。利用这些剩余物资,只花了二百八十元的工钱,铺设一条二十一米长并有花板栏杆的水泥走廊,修造一个铁校门。去年夏天,又利用这些节余物资,仅花了二千八百多元工钱和其它材料费,盖起一栋面积为一百三十八平方米的厨房。
买食堂炊用木柴,做各种柜架桌凳。食堂每次买回烧柴,后勤人员总是尽量将能代木材使用的粗柴挑选出来,以备制作校具之用。1985年以来,只用七百九十五元工钱和二百六十八元购买的粗柴,就做双人靠椅七十五把、沙发十张、书架八具、资料柜五个,还给学员宿舍安装了一百五十平方米的木制天花板。以上这些,所用木料加上工钱共一千零六十三元,只相当城市青年人如今结婚买一套组合家具所付的款。
挤少量业务经费,办一举多得事业。由于县财政困难,每年实拨业务经费总额只能达到三分之二多一点。即便如此,该校仍坚持紧缩业务开支,尽可能挤出一些钱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无体育运动场地,他们用四千元的水泥和一千八百元的工钱,在教学大楼前凹凸不平的砂丘上挖砂制砖。结果,挖出四百四十八立方米的砂,制成两万多块水泥砖。与此同时,开辟出一块近六百平方米的运动场地。花小钱办大事,办了事还赚钱。
现在,全校除教职工宿舍不足外,教室、办公室、学员宿舍、餐厅、浴室、洗衣房等一应俱全,还先后建立了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电教室、广播室、医务室和师生俱乐部等,加快了师资培训步伐。建校六年多来,共有二百四十七名小学教师来这里培训,获得中师毕业文凭,占全县现有学历合格小学教师总数的30%,相当最近六年省、州分到该县工作的中师毕业生之和。
这所教师进修学校勤俭办校坚持数年,结出了硕果,这可不可以称作有湘西特色的“学校后勤管理经济学”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