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写在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前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7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写在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前夕
本报记者 王士芳
众所瞩目的第五届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在海湾地区隆隆炮火声中,如期在科威特开幕。
据报道,这届首脑会议历时三天。伊斯兰会议组织现有四十六个成员国,迄今为止,有四十一个成员国出席会议,其中有二十七个国家的元首亲自赴会。除伊朗宣布不参加外,尼日利亚、乌干达和贝宁也没有与会。阿富汗则因被中止会员资格也未能参加,但七个主要抵抗运动的领导人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次首脑会议有五十项议程,其中主要有:两伊战争、中东、巴勒斯坦、黎巴嫩、乍得、阿富汗、以色列的核计划以及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
同第四届首脑会议相比,参加本届首脑会议的国家元首和成员国要多,表明了对会议的重视。更令人注意的是:上次没有与会的埃及,这次应邀由穆巴拉克总统率团亲自赴会。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皮尔扎达说:埃及的参加将增强首脑会议和伊斯兰世界的力量。同时作为与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有关的国家元首,如约旦国王侯赛因、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伊拉克总统赛达姆、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没有参加上届会议,这次却全都前往参加,更引起人们的注目。据透露,在主要的会外活动中,埃及同叙利亚两国领导人以及侯赛因国王同阿拉法特主席都将进行会晤。舆论认为,这是本届首脑会议的一大特点和积极的方面。
为了开成这次会议,有关国家之间在会前进行了频繁的活动。早在去年底,埃及穆巴拉克总统去约旦同侯赛因国王会谈,协调两国在这次首脑会议上的立场及要讨论的问题。随后,侯赛因国王先后访问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同两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接着,穆巴拉克总统的政治顾问巴兹又去突尼斯同巴解组织阿拉法特主席和政治部主任卡杜米举行会谈,而东道国科威特也同埃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海湾六国外长也于最近专门举行会议,强调排除阻力,开成这次会议。
观察家认为:不管首脑会议的最后结果如何,在当今形势下,会议能按期举行这一事实,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广大伊斯兰国家和人民维护团结、反对分裂、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争端的强烈愿望。同时,众多的伊斯兰国家代表云集一堂,商讨大计,无疑将有助于稳定海湾和中东地区的局势。因此,正如《阿拉伯新闻》说的,眼下的局势虽然动荡,但首脑会议的召开,就是“在阴暗中出现的一丝希望之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