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一个没有“婆婆”的企业——记中国电线电缆出口联营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04
第2版(经济)
专栏:

一个没有“婆婆”的企业
——记中国电线电缆出口联营公司
本报记者 鲁牧
北京有一家被称为没有“婆婆”的企业,听说日子过得不错。最近前往一看,果真名不虚传。
这家由京、津、沪、穗等地一些电线电缆生产厂家和科研所联合组建的中国电线电缆出口联营公司,是作为外贸体制改革试点,应运而生的。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上面没有行政部门主管,不受条条块块的束缚,完全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自主经营进出口业务。五年多来,始终保持着自愿结合、自订章程、自派人员、自筹资金、自供货源、自营出口,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八自”特色。没有“婆婆”之说,由此而来。
今天的业绩
这家没有“婆婆”的企业,日子过得怎么个不错呢?用总经理韩克栋的话说,主要是做生意放得开手脚,道路宽,经营活,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已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家商社、公司和企业建立了贸易关系;向海外投标近百次,中标三十项,成果斐然。
产品出口量大幅度增加,总贸易额已达三千万美元,净外汇收入超过一千八百万美元;去年出口贸易额由1982年的一百零四万美元上升到七百万美元;增加了五点七倍。
利用自筹外汇和留成外汇,进口了价值五百九十万美元的国内市场紧缺物资,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工艺装备68台套,促进了出口产品生产的发展与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
实行代理制和以销定产,五年来既未发生出口产品滞销、积压,又无需建设仓库、支付仓储费用,从而避免了统购包销制存在的效率低、开支大、成本高、时见销售呆滞以至低价竞销等弊端。
坚持为联合伙伴服务、发展线缆行业生产力的宗旨,极大地调动了各厂生产出口产品的积极性,联合伙伴由创办时的十厂一所扩大到三十六厂一所。
这样,以销定产,以出带进,以引进带动开发,以开发扩大出口,周而复始,开始形成了良性循环。
昨天的脚印
在现行外贸体制下,创立企业新型的经营格局无疑是相当困难的,他们这没有“婆婆”的日子是怎样过的?
公司一位副总经理说得好:改革既是一场革命,就得用革命的精神和全新的办法:
在机构设置、人事安排方面:伙伴厂厂长为当然董事,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董事会。总经理拥有任用中层干部、业务人员的权力。公司现有工作人员六十名。其中,从伙伴厂聘请三十多名销售副厂长或科长担任公司业务经理,他们根据本厂货源情况可以直接对外谈判、报价、草签协议。除结汇由公司负责办理外,使各厂都处在外贸第一线,都享有其余各项外贸自主权。
这一新招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人大多来自工厂单位,熟悉生产、技术、供销业务和市场情况,对国外招标项目,能根据各厂实际水平,择优挑选承担厂家,及时投标;又能比较精确地进行产品技术经济分析,提出适应国际市场水平的价格,及时报价。这就比实行统购包销制的外贸行政机构(公司)灵活机动得多。
公司的资金来源,采取了股份制,各伙伴厂入股。他们注意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公司没有房子就先在北京电线总厂租了几间小屋办公,从外地工厂来公司工作的职工只好暂住旅馆或投亲靠友。尽管工作、生活相当艰苦,但为了扩大出口创汇,大家都以艰苦为荣,毫无怨言。随着经营的发展,实力的增强,目前一幢新的楼房正在拔地而起。
明天的盼望
公司实力雄厚,伙伴厂的产品产量、产值,约占全国电线电缆一百二十个定点生产厂总和的75%,出口能力又占全行业的80%。如何进一步扩大出口,多创外汇?经理们认为,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我国机械系统电线电缆行业年生产能力近十亿美元,目前出口量只占世界贸易的1%。该公司的出口产品量,实际上还是伙伴厂的自销产品部分,每年仅有几百万美元,只占总产量的1—2%,出口潜力很大。而前几年,公司年出口贸易额徘徊不前,主观原因就是现行宏观管理体制造成某些磕磕绊绊。例如,分别隶属于邮电、铁路、电子、轻工等部门的电线电缆企业,其中有些乐于参加这家联营公司,而其行政主管“婆婆”却不答应。诸如此类,影响着联合生产和统一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经理们热切盼望,在深化企业改革的今年,加速推进全国的改革配套,企业的日子过得更舒心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