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武警战士在永冻地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04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武警战士在永冻地带
新华社记者 刘回年 顾月忠
在上昆仑山之前,我们就听说沿途要经过五百公里长的永冻地带,冻土层一般在几十米,有的地段达一百多米。冻土地带夏天表层受热软化下陷,冬天硬化凸起,使公路变形。对这段艰难的行程,我们心里有些嘀咕。
汽车翻上昆仑山,不久就进入了永冻地带。路都是出其意料地宽阔、平坦,而且铺上了沥青路面,就象内地的高级公路一样!风雪中,一队队身穿武警服装的筑路战士开着推土机、拖拉机,提着沥青油桶,为工程作最后的补修工作。路边,不时能看到战士在高原筑路安营扎寨的成片绿色帐篷。在长江源头沱沱河边的工地上,我们和一位副团长攀谈起来,从他那里得知担负这段筑路任务的是武警公路总队的指战员。他介绍说,解放初期由进藏解放军修建的青藏公路,原来只是条砂石路,路况差,已不适应西藏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改建成二级公路,五百公里永冻层地段改建任务上级交给了打硬仗的武警公路总队。筑路战士为了改建好青藏公路,长年奋战在世界屋脊上。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一百零八名勇士光荣献身。武警公路总队是在喀喇昆仑山筑路后,投入改建青藏公路战斗的。年过半百的总队政委郭庆祥在高原上见到我们说,这是他们部队筑路史上最艰苦的一页。他说,据有关部门掌握的资料,这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冻土带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冻土工程技术世界上还没有解决,没有一个国家在高度永冻层上修过沥青公路。现在我们改建时采用的办法是,将路基的部分冻土取去,清除冰堆、冰丘、积沙等,填上厚厚的新土,然后再夯实,铺上沥青路面。战士们管它叫“给冻土层盖被子”。老郭说,战士们在艰苦的高原上开挖填土,几年来,仅完成土石方就达八百多万立方米,若把这些土石方一立方米一立方米连接起来,可从长江源头铺到长江入海口。
高原上严重缺氧,气候恶劣,体力消耗大,战士们住帐篷,用水、吃饭都很困难。这里虽然没有弹雨硝烟,但同样有生死的考验。战士们为了修出让西藏人民满意的公路,在高原永冻层上顽强拚搏!新战士贺生毕,1984年入伍时才十八岁。他一入伍就来到世界屋脊上修路,他懂得这种牺牲的意义,在给家中父母的信中写道:“我现在在世界上最高的地方为人民修路,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希望,争取寄立功喜报回家。”在工地上,他哪里艰苦哪里去,干得顶欢。这一年下半年,施工部队开展为重点建设献青春的竞赛活动,他不顾患有高原心脏病,多次向领导要求参加工地突击队。领导知道他患病了,催他下山治病,他却说:“施工紧张,我晚点下去治病,留下我给同志们送送水吧!”领导叮嘱他“注意休息,不舒服别硬撑着”。可他整天烧水送水,不闲着。一天,他在送水途中突然心脏剧痛,倒在工地上。连队立即派车送他下山抢救。临走前,他对同志们说:“别为我担心,我病好后马上归队。”可是这位年轻的战士等不到下山就停止了呼吸,把生命献给了沸腾的工地。去年3月,贺生毕被追认为新长征突击手。1977年入伍的老战士陈邦朋,家在江南水乡。1979年他就随部队上了唐古拉山,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地段施工。一年复一年,胃病加重了。为了给工地多做贡献,他瞒着自己的病情不让领导和同志们知道,打起精神硬撑着。有时半夜胃病发作,他就披衣到帐篷外去呕吐。后来他吐出的黄水将枕巾染黄了,连队才发现他胃病严重,要他下山去治病、休息。陈邦朋一心挂着工地,怎么也不肯离开。连长把他按在床上,强令他休息。但等连队上工后,他又顽强地爬起来奔向工地。在工地上,他拿起镐头刚刨第一镐,人就倒下去了……。
五百公里永冻层征服了,改建出世界上第一条高原沥青公路。这奇迹是筑路勇士创造的!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