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八十年代的时代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0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编余短论

八十年代的时代精神
叶伴
潘占林、王惠娴、福宝鑫、胡佳丽,这四位大学讲师的名字,当他们在内地城市里工作时,也许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而当他们投身到新疆阿勒泰高山大川的怀抱,他们所表现的崇高精神,连同他们的名字和业绩,将与边陲的水电工程一起烁烁生辉。
在内地高等学府的校园里,虽然工作和生活也有不能尽如人意处,但比起戈壁风沙、大漠烈日来,毕竟是安逸的。潘占林等四位讲师已人到中年,在有些人看来或许是“功成名就”了,为什么偏偏要去自找苦吃?回答这一点,就涉及一些青年朋友所喜欢谈论的“人生价值”问题了。
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过落后与屈辱,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重新腾飞。这是一个需要奋斗和献身的时代,一切个人的价值都只能在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离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哪里还有什么个人的前途?因此,大公无私的精神,为国献身的精神,不但是革命战争年代引导无数英雄前进的火炬,而且依然是今天八十年代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
一切有志气、有远见、有责任感的人们,都应当弘扬这种精神,多想国家和民族的利害,少计个人的得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