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给他们“一根拐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07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给他们“一根拐杖”
本报记者 颜世贵
苏南农村的青年是幸运的,眼下差不多亦工亦农了不必说。就是一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各级政府也在想方设法使他们有用武之地,同正常人一样,每天高高兴兴去上班。
这是记者到武进县采访获得的深刻印象。看看吕市乡吧,这个位于古运河边上的小乡村,工业少,底子薄,在县里属中流水准,但在带领农村劳力转移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容易被人遗忘的残疾人。1983年,他们就对全乡残疾人一个个进行排队,并将乡服装厂改为福利厂,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招进厂,丧失劳力的,则由福利厂按月发给生活费,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原乡党委书记、现任县委宣传部长顾培华在向记者介绍这些时说,残疾人的家庭,一般都比较困难,就是富裕一些的,因为不能自食其力,精神上受压抑,这就要求社会给他们“一根拐杖”,让他们走出来,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过去,武进县仗其经济实力,对残疾人搞救济的多,组织生产的少。一百三十多万人口的大县,只有十几个福利厂,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84年,县里开始采取措施,由“救济型”转向“生产型”。一方面,以乡镇为单位,对全县残疾人造册登记,建立档案;一方面,又积极兴办福利厂,提供就业机会。
目前,全县已有福利厂一百零七个,其中县属的三个,县乡联办的二十个,其余为乡、村两级所办,使二千六百多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了安置。进厂的残疾人,最高的月工资可拿一百多元。以往苦守在家,是闲人,现在成了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为了办好福利厂,县领导及有关部门费了不少心血,经常下去检查工作。有些乡镇领导对招收残疾人进厂有阻力,认为难管理。县里就树典型,在大小会上讲,使他们认识到,扶持残疾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福利厂由于刚起步,生产能力低,流动资金拮据,原材料紧张,县里就组织有关部门开协调会,从中相助。1985年解决了八十万元。民政局还成立一个民政工业公司,帮助福利厂推销产品,提供资金、信息,并以公司牵头,搞内部横向联系,提高经济效益。
这个县兴办福利厂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成绩斐然。1985年,总产值六千零六十九万元;1986年,又有所增长。品种已有一百七十多个。湖塘福利厂生产的棱光牌彩色瓷质铝鞋眼,为国内首创,其涂层材料填补了空白,全国六十多家大厂用此产品。运村福利厂与全国一些大专院校挂钩,生产的玻璃钢制品,深受用户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