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汉族农艺师郑福光离别家乡 传授技术廿四载 不辞永作苗乡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09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汉族农艺师郑福光离别家乡
传授技术廿四载 不辞永作苗乡人
据新华社贵阳2月8日电 (记者龙文彬)贵州省黄平县旧州区副区长郑福光在高原苗乡扎根24个春秋,把科学技术传授给当地各族农民,为兄弟民族治穷致富作出了贡献。
1963年,从福建农学院毕业的郑福光,远离父母,来到了贵州高原苗族聚居的黄平县旧州区农业推广站工作。那时,他还是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苗乡来了第一位农科大学生,山里人既欢喜,又担心。有人说:“城里长大的娃,不过是朝栖山村的一只候鸟,迟早总要飞的。”可是,20多年过去了,郑福光一直在苗乡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并同当地一位农村女青年结了婚。从此,乡亲们亲切地称他是“苗乡人”。
这里土地肥沃,又有万亩灌区,历来盛产水稻,可山里人世世代代沿袭旧的耕作制度,缺乏科学技术,粮食生产年年上不去,六十年代初期平均亩产只有五百来斤。为了扭转“粮仓”缺米的状况,郑福光毅然从所学的果蔬专业改行从事水稻育种和技术推广。他同区、乡干部一起下到旧州镇东风村蹲点,一干就是三年,带领青年科研组下田干活,钻研技术。
为改革落后的耕作制度,他推广分箱育秧、合理密植、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等增产措施,使水稻平均亩产增长二成。他用七年时间到草绿坪乡蹲点,建立全县第一个良种试验推广基地,先后引进20多个水稻矮秆良种,其中珍珠矮、广场矮、宜晚等良种,平均亩产500公斤,每年给全县提供水稻高产良种2万多公斤。郑福光在苗岭制种、引进、试验、推广杂交水稻,使杂交水稻在旧州区扎了根。在郑福光和区农业推广站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旧州区从八十年代以来,每年给国家交售粮食均占全县的40%左右,成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商品粮基地。
他引进的一种油菜良种取代了当地低产的白菜型老品种,平均每亩增产五成,使全区油菜产量从六十年代的15万多公斤上升到100多万公斤。
种柑桔是郑福光的专业特长。他亲自引种,传授技术,培训乡土人才300多人。现在,这个区已种柑桔30多万株,成了全县的水果生产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