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奖状飞出垃圾箱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0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奖状飞出垃圾箱之后
姜圣瑜
元旦前后,坐落在古运河畔的江苏省扬州钢铁厂,一年一度的年终评奖活动正在进行。这次评奖既不定比例,也不大发奖状。厂党委书记季仁容说:“要通过认认真真地评奖来显示荣誉的价值。”

两年前的一个星期天。刚就任扬州钢铁厂党委书记的季仁容准备到工人家串串门。刚步入宿舍区,一阵大风把垃圾箱口的一团纸吹了起来,飘落在季仁容的脚边。“啊,是张奖状!”他拾起来一看,纸上沾满了油污和烂泥,可工厂的大印还清晰可见。年过半百的季仁容顿时觉得血往脑门冲,心里气闷起来。他再也没心思串门了,收起奖状往回走。
回到家中,他从书橱里拿出了一张已经变了色的奖状。
这是三十年前,他在部队得的第一张奖状。那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呵,他从首长的手中接过奖状,紧紧地贴在胸口,之后又别在蚊帐里。为了让父母分享儿子的光荣,他又用挂号信把奖状寄回家。一个多月后,奖状又寄回来了,父母希望儿子在奖状的激励下取得更大的进步。父母的希望变成了现实,那以后,他入了团,入了党,从战士成长为师政治部副主任。之后从部队来到工厂,从这个厂又到那个厂,这奖状,他一直珍藏着。
一连几个星期,季仁容在厂里没有吭声,他留心观察了一个又一个职工家庭,没有见到一家挂着奖状。奖状,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和三十年前不一样了。他真想向社会呼吁:“大家都来拯救荣誉吧。”

季仁容找来了一位负责评奖的干部。
“年终评奖,厂里共发了多少张奖状?”
“三百多一点。”
“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
“评奖的比例是25%。”
“比例为什么放这么大?”
“为了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
季仁容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想用多发奖状来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结果事与愿违,积极性没调动起来,反而使人对奖状也失去了兴趣,这是为什么?他向许多人讨教。
“因为荣誉贬值了。”有人直截了当地说:“现在的青年人只讲实惠,不在乎荣誉。”
是这样吗?可是,为什么许多英雄模范在工厂、学校作的报告,能引发那么多青年人的爱国激情呢?季仁容又把这个问题提到厂党代会上讨论。有人说:“不是荣誉贬值,而是奖状贬值。”有人说:“奖状是对个人或集体为社会所作贡献的奖励。若是不该得奖状的人也轻易得到,奖状的作用就会失去。”
对此,厂党代会作出决定:恢复荣誉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

荣誉一旦显示出价值,就比金钱还贵重。动力车间锅炉班班长高建新,已是连续三年的厂标兵了。这位三十多岁的党员,最近为修复一个准备报废的锅炉,二十多天里,他都在炉膛内工作,为厂里节约了二千多元,有人问他“你得了多少钱?”他回答说:“要是为钱,我还不干哩,我想今年得‘四连冠’。”
先进称号来得不容易,先进事迹要人人皆知。工厂的广播喇叭每天都有好人好事的报道;《扬钢简报》上开辟了新人新事专栏;宣传栏内留下了先进人物的笑脸。厂部对每一个得奖者的表彰也不轻描淡写,而是隆重热烈。
一次,炼焦车间的一个犯罪分子畏罪逃跑,同车间的沈江生、庄建强发现后紧追不放。在郊区的蔬菜田里,罪犯将沈江生的脖子咬破了,鲜血直流,可他强忍剧痛,与其搏斗。在小庄的配合下,终于将罪犯就地捆绑押送到公安部门。
厂党委决定给沈江生记二等功,给庄建强记三等功,分别发给三十元和二十元奖金。季仁容和厂长带着党政工团的同志,敲锣打鼓,放鞭炮,把立功奖状和奖金送到了车间。
他俩当即把奖金送到厂幼儿园,给小朋友买玩具,奖状则拿回了家。
 四
把奖状丢在垃圾箱里的那个班组上进了,荣获了省有关部门颁发的奖状。工人们用一个精致的镜框装起来,挂在班组休息室里。有人想到两年前的那张奖状,感到很不好意思。季仁容说:“那张奖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贡献,该丢;这张奖状来得不易,该挂。”
奖状挂上了墙,也挂进了人们的心里。
备煤车间主任赵文喜,把连续两年被评为标兵的大红花,一朵挂在家里,一朵挂在办公室自己的座位旁。他说:“见到大红花,就象看到全厂一千二百双眼睛盯着我,要求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还有一个女工,在刚落成的新房内挂出了两张十多年前工厂发的奖状。季仁容问她:“怎么把旧奖状挂起来啦?”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呐呐地说:“书记呵,这几年我没得到奖状,挂旧奖状是鞭策自己,争取今年得张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