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比较文学今昔谈——访乐黛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09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比较文学今昔谈
——访乐黛云
 钱宁
这几年,比较文学的研究正越来越引人注目。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新任所长乐黛云。
一谈起比较文学的发展,她既兴奋,又不免流露出点焦急……
苗地插图
记者:比较文学,顾名思义,是不是指将两个不同民族的作家或作品放在一起研究?
乐:不那么简单。比较文学常常受到挑战。有人说,把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扯到一块儿,风马牛不相及,比来比去,能有什么意义?这是一种误解。人类有许多共同的欢乐、痛苦和困扰,在不同的文学体系中以相同或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构成了不同民族作家或作品之间的可比性。当然,比较文学并不一定仅仅局限于“比较”的方法,研究一种文艺思潮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传播或某种民族文学对某一外国作家的“接受”,都属于比较文学的范围。我觉得,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在于将一个民族的文学放在世界文学发展的整体系统中去考察,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形成一种对话。
记者:这就是说,比较文学的精髓并不在“比较”二字上,而在于强调研究必须突破自身文化体系的局限,将世界文学作为参照系?
乐:是的。世界已经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欧洲文学中心论”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研究文学,不但要关注欧洲文学,还必须关注中国文学、印度文学和拉美文学。我们面临的又是一个综合的时代,文学研究中孤立、封闭、割裂的状况已成为不可能。实际上,一个民族文学的特点,也只有以其他民族文学为参照,才能真正地辉映出来。现在,在哲学、历史、文化、经济领域中,也都开始注意内容广泛的比较研究了。
记者:如果溯源的话,比较文学之源不知何在?其流向又有什么特征?
乐:比较文学起源于法国。最初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的重点放在构成各国文学相互影响的事实联系上,这就是所谓法国学派的实证特点。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了美国学派,开始倡导“平行研究”,即认为那些完全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也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从而使比较文学的领域扩展到主题、形式和文学发展史的比较。还有“阐发研究”,即以产生于一种文化系统的文学理论来解释另一文化系统的文学作品,从而找到新的分析和鉴赏角度。
记者:看来,比较文学的兴起,是文学研究视野开拓的结果,而比较文学自身似乎也面临着一个不断开拓视野的问题。
乐:是这样。现在,文学理论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不少学者都在积极探索一种能够解释各民族文学的理论架构,这似乎是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主流。
记者:我们国家经过长期封闭与隔绝,现在特别需要以世界文学为参照系,重新估价和认识自己。不知比较文学在国内开展的状况如何?
乐:应当说欣欣向荣。目前,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正式成员已有二百五十多人,不少省市都设立了分会。最近,我们又把在美国、加拿大学习比较文学的留学生三十余人也组织起来,成立了“旅美分会”。深圳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正在编纂比较文学丛书。当然,这些还多属于一些基本建设工作。
记者:听说台湾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发展较早。既然我们是谈论比较文学,是否能将海峡两岸的情况也作个比较?
乐:台湾发展比较文学的确比我们早。台湾大学在1968年就创办了一个比较文学的博士研究班,有关比较文学的学术刊物也有两种。1971年以来,他们已组织了四届比较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总的讲,他们在外语和西方文艺理论方面比较强。但他们有自己的弱点,例如:对中国现代文学就知之甚少。你想,连鲁迅的著作都被划为“禁书”,对当时中西文化的撞击与汇合又怎么研究呢?
记者:前年,在巴黎召开了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下一届年会呢?
乐:第十二届年会将于1988年在慕尼黑举行,主题是“Space and Boundary”,意思是“空间与界限”。我们决定把这次会议的议题及细则提前分发下去,希望能出一批高质量的论文。过去由于准备不充分,我们提出的一些报告,反响不大。这次,谁的论文好,谁就应当有资格代表中国走上比较文学的国际讲坛。现在,世界正在走向中国,中国也应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