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放宽政策 让利于民 各地兴起群众办铁矿热 去年产量占全国铁矿石总产量五分之一以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0
第1版(要闻)
专栏:

放宽政策 让利于民
各地兴起群众办铁矿热
去年产量占全国铁矿石总产量五分之一以上
本报讯 记者费伟伟报道:我国群众办铁矿事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短短几年间,全国凡有铁矿资源的地区,纷纷创办群采矿山。群采矿产量由1983年的1200万吨,发展到去年3200万吨,已占全国铁矿石总产量1/5以上,为钢产量突破5000万吨作出了贡献。
我国群众采矿事业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放宽了资源政策,各方面积极扶植。近年来,各地遵照中央“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的方针,把一些不适宜国家开采的小矿等放手给群众开采,并在各项具体政策和措施上加以扶植。如四川省“七五”期间计划给地方中小矿山无偿投资4400万元。各地以及国营矿山还在技术、设备材料等方面给予支持。
让群众得利,调动群众办矿积极性是群采迅速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各地在价格、信贷、税收等方面给群采矿以优惠。山东省去年一年给地方矿山返回利润2000万元,江苏、江西等省在国家统一价格基础上,允许群采矿产品价格向上浮动,许多地方还规定新矿山建成后三年免交所得税,让利给矿山。
群采矿的蓬勃发展,使国家不能开采的零星铁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扩大了钢铁行业的基础。不仅解决了地方钢铁企业原料不足问题,而且还为重点企业提供了部分资源,去年群采矿向重点企业提供成品矿石350万吨。随着群采的发展,地方中小铁矿山占全国铁矿石产量的比重逐年加大,1983年以前只占1/4,近两年已超过1/3。地方企业的钢、生铁、钢材的产量已分别占全国的21%、31%和34%。
群采矿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和外汇。国营矿山建成一吨采选能力需投资100—120元,群采矿只需30—50元。1984年到1986年三年中,群采矿净增铁矿石2000多万吨,为国家减少800万吨进口矿石,节省了大量外汇。
群采铁矿迅速发展还为农村多余劳力的转移,为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发展山区经济开辟了一条重要出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