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光明化工研究所科研生产服务互利互补互相促进 走科研成果“内消化外扩散”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光明化工研究所科研生产服务互利互补互相促进
走科研成果“内消化外扩散”之路
本报讯 用科研产品来养活科研,这是化工部光明化工研究所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这个研究所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进行科研成果的“内消化”,即在本所的生产车间直接投入生产,以产品的形式服务于用户,加速了成果的转化和扩散。去年该所的科研、生产均取得历史最高水平。
光明化工研究所是以特种气体开发、低温技术等方面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这些项目品种多、需求量少、质量要求高、腐蚀性和毒性大、分析检测手段复杂、包装技术严格,其研究成果,一般单位难于投产,不易转让推广。这个研究所便利用所内的三个车间,将近年来先后完成的五项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及其它科研成果变成产品。同时,为了满足小量、多用户的需要,该所与全国150多家企业建立了业务往来,并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横向联合,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开发特种气体。目前,一个以光明化工研究所为中心的特种气体研究开发网络,已初步形成,能基本上满足国内各单位对30多种特种气体的需求。
在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中,有关部门原来准备花大笔外汇购进高纯氢等特种气体。去年初,光明所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承担了提供这些特种气体的任务。鉴于供货期限不到半年,光明所动员一切力量加班加点生产,派汽车直接从大连把产品送到大庆工地,按时按质完成了总额300多万元的特种气体生产量,为国家节约大笔外汇,保证了去年7月30万吨乙烯工程按期试车。
由于形成了合理的科研、生产、服务系统,三者之间互利互补,互相促进,这个研究所的科研成果由过去每年二三项,增加到前年和去年的十七八项;科研产品经营净收入去年首次突破百万元关,达120万元。所领导说:“七五”期间要扩大生产车间,并实行科研事业费自给。 (金佩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