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紧急时刻的决断——山西运城地震考察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紧急时刻的决断
——山西运城地震考察纪事
《中国青年报》记者俞敏 本报记者 高新庆
说老山前线英雄是“祖国的卫士”,没有任何异议;说地震工作者是“人民的卫士”,恐怕会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千万人幸免于难,人们对地震工作者表示由衷感谢;而唐山地震未能预报,地震工作者几乎为千夫所指。
“理解万岁!”前线英雄心底的呼喊,在地震工作者心中引起强烈共鸣。他们多么渴望人民的理解呵!
理解的前提是了解。我们前不久终于得到一次了解的机会。

1986年11月20日下午1时40分,“巡洋舰”(日本一种新型越野吉普车)载着我们一行五人,“起锚”了。
得知山西运城有震情,国家地震局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立即组织工作组奔赴第一线,协助当地台站搞好地震预报,做好防震抗震工作。“震情就是命令”,临时接到任务,每个人二话不说,闻风而动。经过两天两夜,行程1100多公里,工作组到达夏县抗震第一线。
陆陆续续,北京地球物理所、北京地震预报中心的专家赶来了,河北省地震局的专家和一辆大型通讯车赶来了,陕西、河南的专家也赶来了。哪一路也都是日夜兼程。这真象打仗,这是人类与地震灾害的战争!

从11月7日至21日,在山西运城市的陶村、冯村、王范一带,连续发生5级以下地震300多次。其中,17日、21日发生的较大地震,震中区及运城市均强烈有感,一些房屋出现裂缝和倾斜。17日发生3.4级地震时,上王乡垣峪村因土窑洞塌毁死一人、伤一人……
为对付地震灾害,运城地区成立了防震抗震指挥部,作了紧急部署和比较周到的准备。震中区有六七万人住在防震棚里;离震中15公里外的运城市区,居民们纷纷从屋里撤出,有的投亲靠友,去太原、河北、北京;有的学校宣布停课、放假;保险公司门庭若市。同时,有关地震的谣言不胫而走:
“运城某月某日要发生唐山一样的大地震!”“李四光教授生前就预见运城要发生大地震!”
人心更加浮动。

11月22日13时40分。在夏县中心地震台会议室,第一次专家会商会开始。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运城地震属哪种类型?地震波及范围多大?地震发展趋势如何?人们特别关心的是运城有无大震?如有,临震前能否作出准确的预报?
在这当口,要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真是难啊!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掌握有效的地震预报方法。很大程度上,地震预报还停留在经验预报的水平上。1966年我国邢台地震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特别是周总理的直接指导下,先后取得了对海城、松潘、龙陵等大地震的成功预报。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在世界上处领先地位。但唐山地震未能预报,对人民造成的心理影响极大。的确,有震而不能准确预报,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但夸大地震级数,群众长期住防震棚,寒风冷雨带来的疾病和其它次生灾害,损失也不会小。
熬红了眼睛的专家们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现场监测主要负责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章立,山西地震局局长孙国学先要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宣布:学术讨论不打棍子,不抓辫子,大家要畅所欲言。开始,还你推我让。话一谈开了,一个个抢着发言。逐渐地,观点有了交锋……

22日23时。
“同志们,现在开个紧急碰头会”,孙国学说,“有一个特殊情况,从昨天4.5级地震以来,除了三次小地震,基本处于平静状态;从18时到现在,又是五六个小时的平静!”
平静,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尽管还不能完全把握地震,但地震这种“密集—平静—大震”的情况,确实反复出现多次。人们一下紧张起来。
23日凌晨1时30分,经过两个多小时分析论证,他们向运城地区防震抗震指挥部作了如下报告:
“据我们对运城地震活动的分析,23日在本区的陶村、王范、上王、冯村、上郭乡一带,可能发生有感程度与21日早上相当的有感地震。”
23日18时5分,夏县中心地震台地震纪录仪的指针剧烈地抖动起来,玻璃哗哗乱响,大地在颤抖。“预报成功了!”地震工作者和群众同时受到鼓舞。

11月23日22时。有运城地区防震抗震指挥部领导同志参加的第二次专家会商会开始。
人们确定了震中区的确切位置;确定了震源体的大小;分析了山西历史上10次地震的特征;计算了已发生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分析了水氡变化、b值、H值、蠕变曲线及各种数据……
经过严密的论证、严格的计算和严肃的争论,一个主导性的意见提出来了:
这次山西运城地震同山西过去众多地震相似,属震群型,震群持续起伏,趋于衰减。小震较多,最高4级多,不到5级,一般在二三级左右……就是5级或5级多,震中的陶村、冯村、王范等乡,裂度不过7度,15公里外的运城市区,裂度至多5度左右,除危房外,不会有多大影响。所以,运城市不必为大震恐慌。建议机关照常办公,工厂照常生产,学生照常上课。对震中几个乡要作震害调查和预测,对少数危房应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各地震台站继续24小时昼夜监测。
运城地区防震抗震指挥部的领导同志听到这里,10多天来紧锁的双眉开始舒展。
孙国学还在运城的干部大会上公开亮明这一看法,批驳各种谣言。有人当场说:“现在,可以回家睡个囫囵觉了!”

运城没有大震的信息传到群众中,社会逐步走向安定。住在地震棚里的群众,陆续回到家中。地区一位负责同志感谢说:“你们真是党和政府的好参谋。光停止乱发地震开支一项,运城每天要节省2万元!”
至12月21日为止,运城共发生5级以下地震681次,最大的两次地震是12月6日的3.6级和3.3级,其余都是3级以下。事实证明11月23日的判断是正确的。
我们曾问陈章立、孙国学:“你们作出‘运城没有大震’的判断,就没有一点风险吗?”“哪能没有一点风险?但对震群型地震预报,我们已积累一定的经验。”陈章立深沉地说,“地震工作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安危!”“对,抛弃个人得失,把人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我们就会有决断的勇气”,孙国学接过话茬作了结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