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传播科技知识 兴办经济实体 带领群众致富 百万退伍军人为农村经济建设作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1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传播科技知识 兴办经济实体 带领群众致富
百万退伍军人为农村经济建设作贡献
新华社北京二月十日电 (通讯员杨双才、李平)人民解放军自开展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以来,数以百万计的战士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他们不仅掌握了保卫祖国的本领,而且学到了建设祖国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建设家乡的伟大事业中,尤其是在发展农村的商品经济中,显露了一定的才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赞誉。
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九八三年以来,全国各地开发使用农村退伍军人两用人才达一百二十多万人,其中有二十六万人进入乡镇企业,十一万人成为从事种植、养殖业或其它各业的专业户。全国以两用人才为主体兴办的商品经济联合体有二千三百多个,占全国农村商品经济联合体总数的百分之五。
在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广大退伍军人两用人才以他们年纪轻、见识广、观念新、觉悟高、不怕难的优势,发挥了率先作用。他们带领群众开发自然资源,创办各种经济实体,发展专业户、重点户,从事第三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甘肃省永登县,退伍军人兴办的经济实体和联合体有三百多个,三年总产值达六千九百九十五万元,上缴国家利税三百二十三万元。吉林省洮安县向阳乡联合村,由于全村人长期只守着土地,群众生活一直很贫困。军队培养的两用人才、退伍军人韩国良担任村长后,带领群众搞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副业生产,他们利用该村离县城近的优势,建立了一支五十多人的基建队;安排人到县糖厂、制酒厂、油料厂做临时工、季节工;办起了小卖店、米面加工厂、木器厂等。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村就改变了面貌,人均收入由二百零一元上升到四百零五元,群众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大批退伍回乡的两用人才,在兴办乡镇企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有许多人成为企业的领导骨干、技术骨干或经营骨干。湖北省随州市小林镇,近几年全镇新建的十个工厂企业中,有七个是由退伍回乡的两用人才自办、联办或承包的,其产值占该镇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四。一批缺乏技术、管理不善、效益不佳的乡镇企业,由于启用了军队培养的两用人才而起死回生、充满活力。
退伍回乡的两用人才,热情向当地农民传播科学技术,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献给人民,被群众誉为“传播知识的热心人”。
四川省南部县马王乡退伍军人张太辉,一九八五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十五期家庭培训班,帮助三百多人学会了人工培植银耳、蘑菇技术;他还经常深入别的乡村、学校义务传授技术,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河北省涞水县王村乡退伍军人田树平靠科学养兔致富后,一九八六年举办了三期养兔培训班,为全省七个地市及部队培训了五百多名养兔学员。他还经有关部门批准,创办了“家庭养兔研究会”及其会刊《农家养兔》,传播科技知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