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人质危机出现转机 黎巴嫩绑架组织推迟处决人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1
第6版(国际)
专栏:

人质危机出现转机
黎巴嫩绑架组织推迟处决人质
本报大马士革2月10日电 记者陈积昌、周国铭报道:“解放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者”组织昨日午夜前数分钟决定暂缓处决在押的4名人质(3名美国人和1名印度人)的期限。这个决定是该组织给在贝鲁特的一家西方通讯社的信中宣布的。信中说,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鉴于人质家属的呼吁和印度政府的要求,该组织决定推迟处决4名人质的期限。一周前,该组织曾宣布,如果以色列拒绝释放400名被囚禁的巴勒斯坦人,它将处决4名人质。
以色列政府拒绝这一交换人质的要求。2月8日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在对以色列电台发表讲话时重申以色列拒绝“最后通牒”。但他说,“那些希望与以色列接触的人完全知道可使用的渠道”。以色列国防部长拉宾也说,以色列不会对4名人质的命运漠不关心。美国政府表示美国没有强求以色列释放400名巴勒斯坦人与4名人质交换。白宫发言人菲茨沃特说,美国政府9日重申,美国在对待黎巴嫩绑架组织声称9日将杀害美国人质问题上的政策不会改变。与此同时,美国在地中海继续大规模地集结军事力量。昨日,又有5艘军舰抵达以色列的海法港,加入了早先到达的航空母舰“约翰·肯尼迪”号的行列。尽管美国官方人士宣称这是“例行的正常调动”,但同时强调美国将“根据形势的需要作出反应”。
据外电报道,“解放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者”组织的决定在美国受到舆论的欢迎,美国政界人士对此也“松了一口气”。观察家认为,暂缓处决人质决定为有关各方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人质问题提供了转机。
(附图片)
9日,贝鲁特大学学生聚集在校园里,抗议有人扣留他们的老师为人质,并对美国政府一些高级官员关于人质问题的带有火药味的言论表示气愤。
本报电视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