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元宵灯会与民间灯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1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元宵灯会与民间灯彩
江宗荣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首意趣盎然的题诗,是明代画家唐伯虎对元宵之夜的生动描绘。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每到此时,我国许多地方都要举行灯展、灯会,以表示吉祥之意,展现繁荣兴旺的景象。这种习俗,始于西汉,兴于隋代,盛于唐宋,并沿续至今。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就“结灯为山,癸祀太乙”。隋时,便形成了灯会。据《隋书》说:“每当正月,绵亘八里,列为戏,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光烛天地,自是每年以为常焉。”唐时曾在长安的安福门外,搭起一座二十丈高的灯轮,燃点花灯五万余盏,士民欢聚灯下歌舞。宋代元宵之夜的灯市,更是盛况空前。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中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句,至今脍炙人口。
被誉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灯彩,是书画、编结、刺绣、剪纸、雕刻、彩扎、糊裱等工艺的有机结合和集中表现,大致有吊灯、座灯、壁灯、提灯等几个大类。北京的宫灯,以楠木或紫檀木作框,配以精绘于绢面的彩画,缀有洁白的玉坠和鲜红的丝穗,显得古朴华丽。山东淄博的料丝灯,画绢前镶有白色的玻璃丝,点亮后五彩缤纷,绚丽夺目。杭州的大龙舟灯,雄伟壮观,精细入微,船头牌坊高耸、旌旗猎猎,船上楼台层迭、曲栏花窗,两侧各有数十名水手奋力划桨。玲珑秀丽的浙江硖石花灯,以传统刺孔见胜,针工精细,装饰典雅,早在一九三四年的巴黎灯彩赛上,获得过嘉奖。一九五五年,周恩来总理曾以硖石花灯作为礼品,赠送给斯里兰卡贵宾。福州的花篮灯,巧妙地融合了彩塑的艺术,结构新颖,多姿多彩。苏州的夹纱灯,以剡纸刻成花、竹、禽鸟等图案,内外用轻绡裱糊,色彩柔和,精致美观。上海的金鱼壁灯,以金鱼在水中嬉戏为主题,周围还有嫩绿的水草点缀,上罩薄薄的轻纱,使画面仿佛处在碧水荡漾之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