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在哈尔滨集贸市场经营的不少商贩使用“信誉卡”、“保修证”。他们说话算数。不信,远在常州的郭东林同志最近将收到——一笔意想不到的退赔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2
第2版(经济)
专栏:

在哈尔滨集贸市场经营的不少商贩使用“信誉卡”、“保修证”。他们说话算数。不信,远在常州的郭东林同志最近将收到——
一笔意想不到的退赔款常州市饲料公司的郭东林同志:
我和你素不相识。在采访哈尔滨市集贸市场物价管理情况的时候,我看到你不久前写给透笼街市场管理所的一封信,反映你去年来到哈尔滨出差,在这个市场的一个商贩处买了2.5公斤黑木耳,不料回到家一称,只有两公斤多一点。你还随信寄来了这个商贩给你的一张
“信誉卡”。
这个市场管理所接到你的信,按照那张“信誉卡”上记载的摊床号,找到了那个商贩张亚芹。经了解,你反映的情况属实,张亚芹受到罚款一百元、在行业大会上公开检讨的处罚,并按售价,不日将邮寄退赔给你十八元钱,还要写信向你致歉。这一定是你意想不到的吧?
为了保护合法经营和消费者利益,哈尔滨的市场管理部门创造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经营者向每个顾客赠送标有商品名称,经营者姓名或摊床号、出售时间等内容的“信誉卡”,便是其中的一个办法。现在,这个城市所有在集贸市场出售山海杂货、熟肉制品的商贩,都使用了“信誉卡”。经营家具的则使用“保修证”,一般的保修一年,有幸被允许进入“信得过产品场地”经营的,保修期必须二年以上。
这个城市的集贸市场同各地不少市场一样,都设有“公平秤”、“意见箱”,但不同的是,这里许多市场还备有复称记录和商贩档案,短斤少两和质价不符、掺杂使假的要记录,复称合格和经营作风好的也要记录,以便据此定期开展评选“计量信得过”、“质量信得过”商贩活动。
经营者发现,凡是进入“信得过产品场地”和在摊床上挂上“计量信得过”、“质量信得过”标志的,生意特别好。所以许多人都尽力追求。目前,在全市近万户个体商贩中,已涌现出670多户“信得过”户。
郭东林同志,哈尔滨市工商局市场处处长王宝全托我有机会转告你一句话:哈尔滨集贸市场上的“信誉卡”是讲信誉的,欢迎你再次光临!
新华社记者 谢金虎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