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笑在新加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2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使者

笑在新加坡
张世英
年前,中国广播艺术团应新加坡国家剧场之邀,赴新加坡访问演出。这次赴新加坡演出团,除演出相声、山东快书、单弦、西河大鼓、二人转等曲艺节目,还有独唱、琵琶、唢呐独奏等节目。我国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姜昆、唐杰忠、郝爱民、殷秀梅、何树风等参加了演出团。
中国广播艺术团访问新加坡是第一次,他们喜中有忧,中国的传统说唱艺术,到底能不能受到新加坡观众的欢迎,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为此而打鼓。
演出被东道主安排在新加坡最新最大、能容纳1800人的嘉龙剧场进行。剧场位于新加坡城边,交通很不方便,然而观众十分踊跃,首场演出上座率达八成。艺术团原先怕观众听不懂,在演出山东快书传统段子《武松打虎》、西河大鼓《绕口令》时,特意打上了字幕。但被演员精湛的技艺所吸引的新加坡观众,根本无暇观看字幕,他们时而发出会意的大笑,时而屏住气息,生怕漏掉一句精采的台词,演出效果很好。从此,艺术团再也不打字幕了。新加坡的观众第一次接触中国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感到十分新鲜,引起浓厚的兴趣。当地一些报刊也热情宣传,发表了专访、评论等三十多篇。《联合日报》以“色香味俱全艺术佳肴”的醒目标题称赞艺术团的节目。新加坡华人和中国大陆在文化、生活上有着长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水不同源人同根,艺术团的演出,使他们欣赏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品,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在新加坡演出期间,演员早晨一睁眼就有热心的爱好者前来拜访,交谈,请签名,和演员合影留念。有的人在看完演出后,还要到后台来和演员攀谈。姜昆和唐杰忠比别人更忙,除了演出时没有人找,连中午休息也有人来找。因为去年4月,他们曾应邀担任新加坡相声表演赛的评委,结识了很多朋友。
去年新加坡是“相声年”,一年之中举行相声讲座示范、表演比赛、评比等活动有六七项之多,把相声作为推广华语的一个重要内容,异常活跃。为了研究、推广相声艺术,业余相声作者、演员又组织了“新风相声学会”。艺术团访问期间,他们特聘请姜昆和唐杰忠为海外艺术顾问,并表示,他们的活动虽刚开始,但相信新加坡的相声有一天会和中国的相声一样到海外演出。姜昆高兴地回答,期待有一天在中国来一个海内外华人相声大会串。听后,大家一起发出欢快的笑声,相信这一天总会到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