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父辈退“二线”子女挑大梁 潢川县近万家庭发生变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4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父辈退“二线”子女挑大梁
潢川县近万家庭发生变革
本报讯 农村传统由父辈当家已由青年接替。据调查统计,河南省潢川县农村有近万名青年农民,悄悄地从父辈手中接替了管理家庭的权力,在商品生产中崭露头角,户均年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高出一般农户近两倍。其中两千多户被省、地、县、乡评为“五好家庭”,成为该县发展商品生产中的骨干。
来龙乡双湖村农民张景星,五十年代就是闻名全县的种田能手、河南省劳动模范。近两年,自和儿子分家后,父子二人暗自比赛。张景星还是老营生,全家劳动力七八个,除了种好24亩责任田,还养40多头猪,苦心经营一年,纯收入也只不过是4000多元。而儿子张学超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新开了一座豆腐坊,利用豆腐渣又养了几十头猪,还为附近三个县20多个乡、村搞畜禽防疫,走上了综合经营的路子,一年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这一下子老张算服了。去年春上,他主动提出合家,甘愿退居“二线”,让儿子张学超当家理财。象这类事例还有很多。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家庭管理权力变更的主要原因是:青年人思想解放,容易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父当家,靠的是小农生活方式,只能落得个粗茶淡饭;子当家,靠的是科学技术,能早日摆脱贫困。这是激烈的社会变革在一家一户的必然反映,它表示新时代农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正在起着变化:依赖科学,依靠科学,希望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 (何青 吴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