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要很好地研究资本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4
第5版(理论)
专栏:

要很好地研究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研究》特约评论员
在1987年的新春到来之际,《国际金融研究》杂志首次全文公开发表陈云同志1973年6月7日在听取银行工作汇报时的谈话。这是陈云同志关于国际经济贸易、国际货币金融问题的一次重要谈话,也是反映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重要文献。尽管谈话是在十四年前的‘文革’期间,但在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是在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运行了二十八年之后,最终瓦解了。也是在1973年,黄金,这个作为世界各国货币的共同价值尺度,在经历了几百年历史后,终于同货币脱钩,出现了所谓的“黄金非货币化”。陈云同志洞察了世界经济中出现的重大变化,以及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及时地发表了这次重要的谈话。他明确地告诫我们:“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不研究资本主义,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领我们应占的地位。”
正如陈云同志估计的那样,在此之后的十几年时间中,世界经济不断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货币汇价、利率和石油价格的波动,工业化国家的滞胀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就象一次次的浪潮冲击着全球的经济活动,进而波及着世界各个国家,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国。
近八年来,我国为了实现四化目标,坚定地采取了改革、开放和搞活的政策。经济的发展使我们迫切地需要与国外交换商品、劳务,吸收国外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这也就必然使世界经济运动的冲击波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我国经济的运行。特别是近三年来,西方国家货币汇价和利率的变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供求和流向,以及美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政策的变化等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当然,这里包括了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交往和结合只会越来越密切。因此,很好地研究资本主义,已经远远不能仅是停留在学术和理论界的探讨,它将越来越成为我们现实经济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年前,陈云同志在强调要很好地研究资本主义时,十分具体地提出了十个研究题目。归纳起来,可以说有四个方面、两个重点和一个经常。
四个方面是:
(1)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和外汇储备状况;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以及基本建设投资情况;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特别是其对待危机的经济调整政策;
(4)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动向。
两个重点是:
(1)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特别是贸易与货币的矛盾及缓和的办法;
(2)美国的经济状况,特别是美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一个经常是:对国际金融、货币近期和中期变化趋势的分析和估计。
今天,我们重温这些研究题目,可以深深感觉到,它在经历了十几年时间后,仍然不失为探求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体系。因为这十个题目,也正是当今世界各国对全球经济发展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问题。
“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的方针与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这是陈云同志早在十四年前,也就是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提出的鲜明观点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思想。在那些禁锢的年代里,利用外资问题是个严格的禁区,一提及就要被扣上“洋奴哲学”的大帽子。但陈云同志不仅明确地肯定利用外资是好事,而且还鼓励大家努力冲破开展利用外资工作遇到的阻力。
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第八个年头,在我们利用外资工作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重新学习陈云同志的谈话,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世界范围的科技进步推动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国际经济关系日益紧密,经济生活的社会化已越出一国的范围不断走向国际化。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该充分地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进而更多地吸收利用它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本国经济;同时还应该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方面,积极地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国际化。
把国外的资金吸收到国内来加以运用,能够加快我们经济建设的步伐。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自力更生都是我们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利用外资只能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的补充部分,当然它是必不可少的补充。绝不能设想把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立在国外提供的资金上面。国外提供的资金是有偿性资金,国外资金的流入也将取决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如果经济持续发展,国内的经济状况不断为国外有偿资金的正常回流并带走利润提供良好的条件,则源源不断的国外资金就会继续流入国内,吸收利用外资表现为良性循环状态。反之,任何影响国外有偿资金正常回流的国内经济状况,都将不仅无法继续吸收国外资金,而且可能因无法偿还已经运用的国外资金而陷入债务困境。
因此,吸收利用国外资金,必须有一个量的限度,超出限度地引进外资,将有可能出现非良性循环的质的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过度引进外资而陷入债务危机的事实已经说明了这点,正是,“你信誉好的时候人家找上门,不好的时候就要逼债”。
陈云同志在谈话中,还要求银行把利用外资的任务担当起来。中国银行是我国的国家外汇专业银行。如果说,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银行在为国家组织吸收国外资金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的话,那么今后,它应该在这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外汇和外贸体制改革,将会使具有多年历史的中国银行不断产生出新的活力,不断地向着高信誉、高效率、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银行发展前进。
要研究资本主义,必须要有一支具有相当数量和一定理论及业务水平的研究队伍。在这篇谈话中,陈云同志非常关心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队伍的建设。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落实,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材有了显著的增加,但是仍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迫切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材投身于这项事业。
1987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既定的目标继续向前迈进的一年。我们希望广大从事对外经济工作的同志,能够认真学习陈云同志的谈话,更加扎扎实实地去开展工作,去开拓新的局面。
(摘自《国际金融研究》1987年第1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