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汇率战不能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4
第7版(国际)
专栏:专论

汇率战不能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李长久
“汇率战”是贸易战的一种形式。当今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实际上是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和进出口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竞争,美国在这方面的竞争能力日渐下降。因此,仅仅依靠调整汇价不能解决美国的巨大贸易逆差问题。预计今年西方国家之间的“汇率战”可能趋于缓和,而贸易摩擦有加剧之势。
年初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风波迭起,美元再次暴跌。1月19日,美元同日元和西德马克的比价分别跌到近40年来和1980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近两年来美元对西方10种主要货币的比价下跌了37.1%,其中美元对日元和西德马克的比价分别下跌了39.2%和44.7%。
按“J曲线效果”规律,一国货币贬值对这个国家外贸的有利影响有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滞差。迄今美元汇价已连续23个月下跌,但美国外贸逆差并没有减少。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美国外贸逆差从1985年的1485亿美元增加到1986年的1698亿美元,打破了历史纪录。其中对日本和西欧的贸易逆差分别为586亿美元和327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加17.9%和45.3%。
“汇率战”是“贸易战”的一种形式,但是,事实已经表明,仅仅调整汇价、进行“汇率战”不能解决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因为汇价波动只是影响贸易状况的因素之一。当今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实际上是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和进出口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竞争,其中还包括很多国家宁可暂时少赚钱,也要保持和继续扩大海外市场。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今年2月2日一期报道说,90%的美国消费者认为,美国同日本和西欧的竞争能力在不断下降。据这家刊物提供的数字,从1981年到1986年,美国进口的商品和劳务占美国商品和劳务市场的比重已从10.8%上升到13.6%,其中:电视机和收音机所占比重从59%上升到66%,鞋所占比重从33%上升到63%,机床从27%上升到45%,汽车从27%上升28%,计算机从7%上升到25%。
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提供的数字,日本工人的平均工资不到美国的1/2,而劳动生产率比美国高。日本工人用80至100个小时可生产一辆汽车,而美国工人生产一辆同样的汽车需要150至160个小时,日本汽车每年平均修理1.1次,美国同类汽车平均每年修理3.5次。由于日本汽车生产成本低、质量好,日本虽然被迫“自动限制”向美国出口汽车,1986年日本汽车在美国的销售量仍然上升。
近几年来,日本电子产品源源不断地打入美国市场。由于日本电子产品价格低,质量好,使美国电子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小。1981年美国出口的计算机占世界计算机总销售量的近43%,到1985年已降至34%多。目前日本已控制世界半导体芯片市场的47%。甚至连美国不少武器系统中的半导体芯片也必须依靠日本提供。
近来美国报刊纷纷发表文章,担心日本的贸易攻势将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丧失竞争能力。里根总统在1月底发表的经济报告中强调:“必须通过大大提高生产率,提高(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能力”,他还提出了“加强(美国的)竞争力”的措施。据美国政府宣布,自1983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幅在逐年下降。1986年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2.7%,大大低于1983年5.8%的增长率。美国非防务研究和发展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每小时制造业产值分别低于日本和西德。很显然,美国产品竞争力下降和美国对外贸易所处的不利地位并不是短期内所能够扭转的。因此,尽管美国商务部长鲍德里奇最近乐观地预计,由于美元汇价下跌,今年美国外贸逆差“将减少300亿到400亿美元”,但大多数经济专家对此持有不同看法。
经过几次大幅度的跌价之后,目前美元同日元、西德马克等几种主要货币的比价已经比较“合理”,虽然美国将继续使用汇率武器对日本和西德施加压力,但这方面的余地已经不大。总的来看,今年西方国家之间的“汇率战”有可能趋于缓和,但是,美日、美欧和日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有进一步加剧之势。
今年伊始,日本大藏大臣宫泽匆忙飞抵华盛顿,企图说服美国政府继续协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美元同日元的比价。1月底,在东京举行的美日副部长级贸易磋商会议,双方在日本半导体向第三国倾销、日本购买美国高级计算机等问题上均未达成协议。大西洋两岸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唇枪舌箭、相互指责。尽管美欧农产品贸易争端暂时达成妥协,双方在其他领域的贸易摩擦仍将此伏彼起。据西方报刊估计,美国政府在贸易问题上的态度有可能变得更加强硬。美国同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贸易摩擦可能酿成严重的贸易冲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