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老田看小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5
第2版(经济)
专栏:通讯

老田看小田
李洪伟 巴根
俗话说,庄稼别人的好,儿子自己的好。然而,老田看小田,不全是这样。在老田的眼光里,儿子总是一会暗一会明,自己也说不清,到什么时候才能透亮……
那是1979年,黑龙江省密山县偏僻山区——新村乡东华村17岁的田玉雷,正在中学念书,他父亲田德增却叫他停学干活。小田实难应允,说:“眼前困难是小事,掌握知识是大事,怎能因小失大呢?”“千条万条,不吃不穿不行吧!”老田硬是逼着小田辍学务农了。从此,老田和小田之间发生了不少矛盾。
搞农业,多了一个劳力,老田心满意足了。搞商品经济,小田却整天琢磨着经营。1981年春,小田好不容易凑足了钱,准备去外地学习园艺技术。老田却坚决反对,他说:“庄稼人不在地里种地,那是不务正业。”不过,小田还是走了。
他学习一结束,劲头上来了。为摆脱父亲的束缚,1983年春,小田孤身一人来到连珠山乡落了户。他凑足400多元钱,买下了三间破草房和57棵“巨峰”葡萄苗,开始了他艰苦的实验工作。毕竟是自己的骨肉,过了几个月,老田赶着一辆老牛车,给儿子送粮来了。一进院他愣住了:这年密山县低温多雨,别人的黄瓜秧焦黄,小田种的黄瓜却结得嘀里嘟噜的,房前的葡萄苗更是绿油油的。看到这一切,老田第一次理解了儿子。
1984年,全家都搬来了。老田以从未有过的热情,领着孩子们披星戴月和泥脱坯,三栋、430多平方米的日光温室盖起来了。1985年,这个园艺专业户纯收入达16000多元。秋后,小田花六千多元,买了一栋20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大筒。老田高兴了:“搞菌种生产,一年往少里说能挣个万八千的。”出乎意料,小田却花了15000多元,把房子间壁成教室,办起了一个能容纳50人的园艺培训班。这是老田最恼火的事,小田却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一年来,他共举办了三期免费培训班,全省15个市县的109名农民参加了学习,小田搭进去1000多元。
想不到,来学习的人成了他们的义务宣传员或买主,老田这时才理解了儿子的商品经济观念。1986年5月,虎林县杨岗镇六人班村从他们这里买了2000多棵葡萄苗。小田放心不下,父子俩跟车来到了那个村,为100多户农民讲授栽培技术,设计大棚,用去了四天时间。两年来,小田共登门指导异乡农民200多次,给那些陌生的求教者回信500多封,免费寄学习材料1800多份。
要说使老田真正回心转意,还是由一件小事引起的。1986年8月,小田给县委书记写信建议:“如果每个农户都能把房前屋后的亩八分地利用起来,栽植葡萄,那既可以解决县葡萄酒厂缺原料的困难,也可以使农民尽快富起来。”老田很有感触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想的远,做的事大伙服。”他的心终于透亮了。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