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在国际劳动营的日子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5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副刊

在国际劳动营的日子里
马艾冬
乘车沿开罗——塞得港公路向东北行135公里,便到达了埃及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伊斯梅利亚。我们四名中国留学生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1986年国际劳动营。
埃及的国际劳动营始于六十年代中期,其宗旨是通过劳动和旅游增进各国青年对埃及古老文化的了解和他们之间的友谊,促进和平。
伊斯梅利亚是座美丽的城市,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十分幽静。举世闻名的苏伊士运河就沿城东流过。
我们的任务是为城边一个新建的公园种草、植树。来自17个国家的100多名营员分工合作,挖坑种草植树。天热,我们的后背被晒得火辣辣的。早上无论喝多少水,干上两三个小时,就全变成汗蒸发了,口干舌燥。当园艺师宣布小憩时,我们立刻奔向几颗椰枣树下的荫凉处,一屁股坐下去。随后,各种语言的交谈和笑声便混合着飘荡起来。整个劳动营期间,各国青年一共种了1万多平米的草坪和几百棵树。
一位来自巴勒斯坦的青年,听说我是中国人,便热情地与我攀谈起来。他叫阿莱,与他全家一起住在开罗。他在埃及的一所大学攻读法律,明年毕业。我问他毕业后做什么,他耸耸肩,表示这还是个未知数。当他向我谈起他的一家对中国的向往时,言谈话语间流露出一种真挚的感情,并说他们订着两份阿文版的中国杂志,以了解中国这些年来的变化和发展。他又用很标准的汉语发音给我唱了中国歌曲《东方红》,并准确地讲出歌词的意思,这使我十分惊讶。原来他的父亲曾访问过中国,回来后教会了他们全家人唱这首歌,并把周恩来总理接见他时的合影一直挂在客厅中。
舒恩来自美国西北部的蒙大拿州,性格豪爽又不乏幽默。大家热不可耐,纷纷诅咒这烤人的太阳。舒恩道:“大家不用埋怨了,过一会儿我们和美国的航天飞机通电话,让宇航员把太阳推远点就行。”一席话,引得大家发笑不止。劳动时他抢在前面,挑重活干,所以大家一致推选他为劳动委员。
劳动营的最后一天,是布置各国的园地。热情的埃及朋友把我们的园地安排在整个展览的第一位。这两平方米的面积虽然很小,但也是个反映我国面貌的窗口。我们精选了20余幅图片,并写了简短的文字说明一起贴出。各国青年纷纷前来参观,点头赞赏。闭幕式后的一天,我们准备收拾展品,发现展品已不翼而飞。我们知道,人们向往中国,热爱中国,这是为了留作珍贵的纪念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