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兴隆宫风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6
第3版(经济)
专栏:

农村经济中的各种因素都在变化着。究竟是让农民安心于种种“不变”的许诺中,还是促使农民形成一种相信变化、顺应变化的心理状态?这个问题在许多地方并没解决,以致在河北省文安县出现了一场——
兴隆宫风波
本报记者 凌志军
“一号文件在兴隆宫不管用了!”
1985年春耕刚过,河北省文安县骤起风波:兴隆宫乡要把农民承包的责任田都收回去,搞什么“土地集中”。“大包干”才三年,怎么现在又要变?看来问题严重了!这不,县委工作组已经开赴兴隆宫。
“怎么办?”兴隆宫乡党委成员围着书记白中亭要主意。
“别管外边说什么,咱自己乡里农民怎么说?”老白终于开口了,他这是明知故问。
“这是你自己调查的嘛,多数人拥护,15%的人不同意。”
“既然如此,这事应该行得通!”
事情就在这种犹犹疑疑的气氛中定下来:全乡每人留一亩二分口粮田,其余远地、次地全部收回,并为大块方田,重新转包。
“万一犯了错误……”大家嘀咕着走出会议室。老白苦笑一下,他深知这些人都是赞成土地集中的,就是承担不起一个“变”字的压力。这些年,农民怕变,干部也怕变,似乎只有“一切不变”才是人心所向。可眼下,兴隆宫乡不变行吗?要让土地“肥”起来,唯有多投入。可全乡土地却是“三分天下”:人均口粮田,户均责任田,猪均饲料田。四万多亩地被割成五万多块。这些年乡镇企业发展了,一半以上的劳力离开了土地,而留在地里的农民却还是那“一拃地”,打眼井,不够宽;种棵树,枝头顶到别人家的玉米上。
“不改变这种状况,你叫农民怎么增加投入,土地怎么高产?”白中亭向调查组摊牌了。调查组的同志看到这一切,点点头:兴隆宫的大方向对。
然而事情仅仅是开始。与三年前“大包干”时毫无保留地迎接变革的情形相反,这一次扩大土地承包规模的农民,怀着一种相当矛盾的心理:想变,是想得到更多的好处;怕变,是怕失去既得的好处。他们在“包”与“不包”之间犹犹豫豫,进进退退。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收地只用了几天,再包出去竟用了大半年:海河以北那四百多亩地本有六户投标,到写合同时却只剩下三户;清河以南那块大方田十三人议定联合承包,可到了在合同书上按手印那天,有的人就托故不来了。
直到1986年春,全乡万余亩责任田分包给133户,合同书签好了,司法局公证了,事情终成定局。
不愿种地的都走了,愿意种地的人反倒伸开了手脚。就从1986年春开始,冷冷清清的土地上又热闹起来,车多了,路平了,渠畅了。二十多眼新机井;几千米喷水管;上万米电缆线路;数十里防风林;还有几十间炊烟缕缕的新砖房……种田大户们索性带着他们全部的资金和时间住到田头来了。
土地这东西决不负人,你投之以一,它就报之以十。种田大户手中的万余亩土地上,黄豆亩产增二成;花生增三成;玉米增六成……总计增收70万元,平均每亩纯收入比过去增加两倍半,一年收回农田建设的全部投资还有余。种田大户中,劳均收入2000元,比过去增长整三倍,出乎意料地超过中等工商业户的收入水平。
适度扩大土地规模经营,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农民的热情又回到了土地上。有个村入冬后又有一些工商业户转出480亩地。村里打算包给6户,不料闻讯投标者竟有230户之多。农民任俊芳就是其中之一,而他在头年还是转包土地的坚决反对者。“你不是最怕变吗?”支书问。“那是去年的事了,现在不怕了,我看这政策会越变越好。”
“不怕变了”。这在当今农民中还是少有的观念。土地相对集中本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围绕这件事,在兴隆宫竟出现了持续两年的一场风波。现在,兴隆宫的农民不怕变了,或者说,他们相信会越变越好。从这一点看去,兴隆宫在这场风波中,除了赢得土地适度规模的效益外,是不是还赢得了更为深远的效益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