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锲而不舍 化而成新——罗大冈双语诗创作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6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锲而不舍 化而成新
——罗大冈双语诗创作侧记
吉仁
去年春天,两股细细的暖风吹进耳鼓:先听说,中国作家出版社决定为罗大冈出版汉语诗集《无弦琴》;又获悉,法国TdeT出版社决定为罗先生出版法语诗集《月季花与破花罐》。消息令人振奋,因为世界上能用中文方块字和法文拼音字母同时创作并出版诗集的人,至今尚无先例,或者起码可以说尚为“鲜例”。
热情的作家出版社编辑同志,接受了我想拜读《无弦琴》诗稿的请求;承蒙法国文学研究界朋友的帮助,《月季花与破花罐》法文诗稿的影印件也摆到了我的案头。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我捧着诗稿读起来。法语诗写得优美流畅,纯熟的法国诗歌表达方式可谓近于完美,让你不敢相信是出自中国人之手。汉语诗写得清新淡雅,显示出对口语化质朴诗风的追求,绝无“洋腔”。主题开掘之深远,意境构创之美妙,无不给人以全新的美感享受。
了解罗先生的人告诉我,老学者始终奉“一切真功夫都是苦功夫”为真谛。早年留学法国,曾在一个学期里把法文作品精读课本背诵过三遍;平时节省下的奖学金,也用来以“五十法郎一篇文章”的高价,雇请法国语文教师给自己修改法语作文。二十年代他开始发表汉语诗作,三十年代开始发表法语诗作,六十多年来,他“锲而不舍”,诗笔从未搁置。现在,七十七岁的老人,终于在双语种诗歌艺术天地中踏出了自己的路。
志趣、感慨、钦佩,再加上激情,这一切催我匆匆赶到罗先生住所,轻轻推开书房门:窗下,一张小方桌,先生正坐在小木椅上,伏案埋头,握笔而作,面前摆着一台负氧离子发生器——我在这里找到了世人所说的“拚老命”精神的真实写照。发觉有来访者,老人急忙起身,热情礼让。我的目光扫向书橱,不错,先生果真收集了中国古典诗歌名著和现代诗歌佳本,还珍藏着法国历代杰出诗人的作品集。趁他泡茶的时候,我问道:“是不是这两种语言的诗作加在一起,就产生了您的诗歌?”先生思维敏捷,马上笑答:“这样说未免形而上学。两种语言的艺术,硬‘加’是加不到一起的。如果说‘融合’,似乎恰当些。但我以为更科学的讲法是
‘化而成新’:这不单单是语言问题,只有两种语言艺术能够化成一种新质文化,才能产生我长期追求但至今仍不敢说真正掌握的那种诗歌艺术。”一席话,把交谈引向了纵深。临别前,罗先生特别强调,自己的双语诗不是“两码事”,“它们是同一方向上的一种艺术。”这话里,埋藏着极为深刻的道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