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震撼人心的血泪控诉——电视剧《团圆恨》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8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震撼人心的血泪控诉
——电视剧《团圆恨》观后
丁道希
一块“状元及第”的大牌横过画面,新科状元施佾生骑着马洋洋得意而来,他马上就要同获得钦赐“贞节可风”旌表的母亲叶氏,同即将与他洞房花烛的柳氏见面了……
在哀乐声中闪出一块“贞节可风”的匾额,一副棺木中躺着自缢身亡的叶氏,棺木前横陈着饮鸩而亡的新科状元和他的生父郑司成,从灵堂里,疯了的状元娘子柳氏迎面扑来……
这就是电视剧《团圆恨》的开头和结尾。这个跌宕,这种反差,实在是太强烈了!然而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才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什么叫伪善,什么叫封建礼教,什么叫“三从四德”,什么是扼杀人性的封建社会!
早在1959年,由蒲仙戏原本《施天文》改编而成的《团圆之后》就曾名噪京都。那是一次“化腐朽为神奇”的改编。剧作家陈仁鉴将一部歌颂封建卫道士,提倡封建伦理道德的公案戏,再创作为一部全新的、震撼人心的、对封建主义充满着无限愤懑的血泪控诉书。然而,即便如此,在戏曲《团圆之后》成功的后面,也显露出那个时代所给予的局限。这主要表现在对于悲剧的理解、对于旧时代的反抗精神的理解、对于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理解等问题上。
恩格斯关于悲剧的著名论断,历史地科学地论述了悲剧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审美意向,实质上指明了悲剧人物的悲剧命运是对历史追求的肯定。悲剧的崇扬光明,体现在对黑暗的披露,而不在于去体现悲剧人物的无可奈何。而悲剧的对旧生活的否定,其落脚点恰恰是对新生活的呼唤与肯定。正由于此,即使没有一个作为个别人的反面人物出现,而致使悲剧命运降落到无辜人身上,那么这种对整个历史进步的肯定,也是强有力的,具有强烈的进步意义的。
《团圆恨》的成功恰恰在于此,它比之《团圆之后》更为明显地摒除了个别人的社会能动性,而将注视点凝聚在整个社会的毁灭力量上。在这部作品里,可以讲没有一个品质恶劣、丑行昭彰的人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它的存在与行动的合理性,每一个行为都有它的历史的必然意义。郑司成与叶氏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由于家庭的压力而在“珠胎暗结”时,叶氏不得不外嫁他人,婚后不久守寡的叶氏,只得20年来忍辱负重与郑司成“暗渡陈仓”,挣来了一个徒有虚名的贞节匾额。而他们的私生子、状元郎施佾生更是清白无辜,只是为了母亲的名节和家庭的和睦不得不徒劳奔波,费尽心力。状元夫人柳氏是在根本不知情的状况下撞见了彻夜未眠,与婆母殷殷话别的未曾露过面的公公郑司成。当婆母因此而羞愧自缢后,柳氏甘愿为丈夫、为婆母名节而替代罪名入狱。而知府杜国忠则纯粹是为朝廷纲纪、社会风化尽忠尽职,毫无私人芥蒂得失。凭他那尽忠职守,严谨办案的态度来看,他应该说是一位“清官”。就这样,在这么多就某种意义上而言的“好人”之中,竟然演出了一场没有“反面人物”的悲剧。
然而悲剧的力量恰恰在于此地,这儿蕴藏着一个反面形象的精灵: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封建伦理道德——一种扼杀人性与人情的意识形态!
导演果青对戏曲颇有研究,执导古装戏驾轻就熟,这次他在执导《团圆恨》的过程中,与福建省电视台和福建文艺界的同行一道努力,为我们奉献出了又一力作。他是一个善于运用古典诗词与古曲的艺术家,他那几乎以古诗古谱填写的对唱、重唱,实在是妙不可言。他善于挑选演员,布置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让古装人物得其所哉,浑不似那种不洋不中、不古不今的影视作品。
从《团圆恨》的悲剧之中,从既不能“骄傲的活着”,也不能“骄傲的死去”的一些非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中,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的残酷与虚伪,我们今天社会的幸福与可爱!倘从这点出发,我们的灵魂因此而受到一次“净化”,那也是文中应有之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