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转向全球性的大生态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9
第7版(国际)
专栏:

转向全球性的大生态研究
叶峻
当前,世界性的生态破坏已经越出了国界,开始波及全球。全球生物圈大系统功能结构颓变便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反映。据最近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整个地球上热带雨林正在以每小时1250公顷消失;世界上每年因沙漠化等原因所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2000万公顷,全球陆地还在以每分钟44公顷的速度被侵蚀,从而直接影响近十亿人民的经济生活;人类每年向大气层排放氧化硫二亿吨,氧化氮一亿多吨,由此造成了遍及全球的酸雨灾害;地球上每天有1.6亿立方米的水被污染。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今天地球上许多生物资源正在惊人地消失,科学家们估计,所有过去存在的物种已有600多种动物、2.5万种植物濒临灭绝的边缘。有人估计,到2000年又将有几十万个物种到100万个物种遭到厄运。更为令人不安的是,由于环境恶化,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1986年12月8日,在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这个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指出:目前环境状况的逐渐恶化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他估计,到本世纪末,因土地沙漠化而陷入危险境地的人口数量达到120万,比1977年增加一倍。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一个生机盎然的生物圈就会变成一片死气沉沉的大荒漠。
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世界各国都动员起来,保护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正从区域或个体的小生态研究,日益向全球性的大生态研究过渡。早在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巴黎举行了国际生物圈大会。瑞典议会于1986年12月8日在斯德哥尔摩颁发了人类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1986年奖。这项奖金用来表彰和支持致力于人类极为重要的领域的工作,其中包括“干净的环境”和“对地球的保护”等。5年前,1982年颇具影响的“罗马俱乐部”在东京召开的一次题为《通向21世纪——全球问题及人类选择》国际会议,提出把防止生态恶化作为当前人类的一项重要使命。同年5月中旬,在联合国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特别会议上制定了内罗毕生态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接着,在第10届环境理事会上通过了1984—1989年联合国全球环境方案。这些会议一致强调了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树立大生态观念的必要。
在大生态意识的影响下,现代生态学与地理学和系统论等多学科相结合的同时,它还同社会科学相交叉发展,出现了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美学等崭新的社会生态学分支,从而产生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这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发展的前沿新学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