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皇帝也为嫁女愁”——洋河酒厂的苦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20
第2版(经济)
专栏:来信

“皇帝也为嫁女愁”
——洋河酒厂的苦衷
人们常用“皇帝女儿不愁嫁”来形容某种产品畅销的形势。可是,最近笔者在生产全国名酒的洋河酒厂采访时,厂领导发出的却是另一种感叹:“皇帝也为嫁女愁”。
洋河大曲以其独特的风格享有盛誉,1984年荣获国家金牌后,真似“皇帝女儿”,身价百倍,“钟情”者趋之若鹜,酒厂整天门庭若市。据统计,厂里平均每天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介绍信140多封,求购数量达110多吨。洋河酒厂除去国家指令性调拨计划和地方指导性计划,加上用于组织原材料所需的协作酒,厂里每天只能对外销售两吨。供求比例是1∶55。厂长梁邦昌说:我们只好“杨柳水家家洒”,尽量把面照顾得宽一些。然而,不少求购者因满足不了需要而满腹牢骚,悻悻而去。结果是酒也卖了,骂也挨了,人也得罪了。
酒厂出了名,来参观取经、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出于礼节,厂领导也想尽力接待周到些,怎奈客众主寡,应接不暇。1986年上半年,仅在酒厂招待所登记住宿的就有11000多人,住在周围其它旅社的还有许多。厂里5个领导人,生产要抓,行政要管,思想工作要做,实在疲于应付。笔者在厂长办公室采访11分钟,就进来4批11人排队等候。特别是有些来人,到厂里不管事大事小,非要厂长、书记接见,且要陪谈、陪玩、陪吃。稍有不周,就被认为是“厂大、牌子大、架子大”。酒厂领导说:“‘嫁女’难‘陪嫁’更难。”他们希望来访者能理解他们的难处,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用在生产上。 (庄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