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恢复优良传统 增强农业后劲 江苏500万人投入水利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20
第2版(经济)
专栏:

恢复优良传统 增强农业后劲
江苏500万人投入水利建设
本报讯 新华社通讯员王铭、刘其昌报道:去冬以来,江苏省出动500万人,投入农村水利建设,到春节前,已完成土石方6.3亿立米,比上年同期增加50%。
水利建设曾被称为江苏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建国以来,江苏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能灌、能排、能蓄、能提、能引、能控制的新水系,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4000余万亩。去年省委、省政府针对近几年水利搞得少、工程老化、沟渠淤积、效益下降的情况,明确指出:“我们要恢复江苏的好传统,冬春要搞水利。”
全省从上到下,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增加对水利的投入。省里对农田水利建设补助经费,1986年比1985年增加11%;今年省确定市、县用于水利的投资比例,近两年不低于财政包干留用数的1%,“七五”后两年不低于2%;乡以下工程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统筹统支;少数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则从企业利润中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水利建设,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根据“量力、适度”的原则,全省确定农村每个劳力每年投入水利的劳动积累量。大体有三种做法:一是有工出工,二是请工代工,三是以资代劳。这样,既方便群众,又有利工程建设。对县乡骨干工程和连片治理的低产田,仍恢复过去“推磨转圈,轮流治理,换工还工,先后受益”的办法,调动群众积极性。
江苏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优先安排最急需的项目,注重实效。扬州、盐城两市在低洼地区大力加修圩堤,去冬共加修4086公里,为上年同期的2.7倍,使喊了多年的圩堤加修问题在一冬之内基本解决。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