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八十年代新“孟泰”——记鞍钢半连轧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赵成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23
第1版(要闻)
专栏:

  八十年代新“孟泰”
  ——记鞍钢半连轧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赵成顺
  本报记者 段心强
1986年10月8日,深夜。鞍钢半连轧厂连轧机旁,500多双眼睛盯着一条渠道般的连轧机,谁也不说一句说,都在急切地等待……
“试轧开始!”一声令下,一块巨“尺”型的炽热钢锭“流”入连轧机,在“渠道”里被迅速轧成红色的钢带、薄片,又卷起来。鞍钢一项重要技术改造胜利结束了!
半连轧自动化改造是在不停产、不减产的情况下进行的。联邦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是对半连轧进行自动化改造的行家。他们已在17个国家进行了成功的改造。最快的一次是在印度,也停产了50天。面对鞍钢的奇迹,他们伸出大拇指,赞扬这次改造,最佩服“赵先生”——半连轧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技术改造工程总指挥赵成顺。
鞍钢称赵成顺是80年代新“孟泰”。
“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赵成顺对半连轧的改造设想产生在党的十二大期间。
在人民大会堂,赵成顺,学着十二大报告,十分激动。人民,要富;国家,要强。要实现十二大提出的总目标,自己该做什么?他们的半连轧厂是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老设备,生产线到处卡壳,产品20多年“一贯制”,轧的钢板宽的宽,窄的窄,厚的厚,薄的薄,成材率很低。只是过去就此一家生产,钢板紧俏,用户再不满意,也无从选择。可眼下武钢和本钢的轧钢机相继上马,已是“三国鼎立”。自己的连轧机再不改造,势必失去市场。他经过两个晚上深思熟虑,挥笔给厂党委书记袁庆民写信,提出半连轧改造的设想。袁庆民在干部会上念了这封信。大多数干部的心同赵成顺的心是相通的,一致决定引进西德西门子公司的技术,对半连轧进行改造,并得到了公司的同意和支持。合同签订了,为了改造,要停产50天。
50天,在一般厂也许并不算啥,可在半连轧厂却是一大笔财富。这个厂一天轧钢板7000多吨,利润100多万元。停产50天,就要少收入5000多万元。赵成顺不忍心丢掉这个“5000万”,提出边生产、边改造的方案。人多嘴杂,说啥的都有:“合同都和外国人签了,还想什么新点子?!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这不是新点子。”赵成顺解释说,“60年代,我们搞飞剪自动化,就是边生产,边改造;70年代,搞卷板机张力卷取,还是边生产,边改造。80年代,为什么就不能边生产,边改造?!为了四化建设,自己就是要找点‘罪’受”。
“那是小打小闹,也许是偶然的成功。现在是动大手术……”
“偶然是未被认识的必然。我一向同意恩格斯这一观点。”赵成顺还是不服气。有一次,他和西门子公司进行设计联络,提出整个改造只利用25天“中休”时间集中干,大量的工作放在生产中进行。这项工程的西门子公司一方负责人海兰格,感到吃惊,用怀疑的眼光看看一条胳膊的赵成顺,冷笑说:“不停产搞改造?那是魔术师的事,不是我们工程师的事。”
赵成顺不是魔术师,是高级工程师。他1957年中专毕业分配到鞍钢,迷上科技,在搞万能轧机综合自动化中被机器绞去一条胳膊。但他身残志更坚,出院后一边工作,一边同时上两个大学:辽宁函授学院数学系和鞍钢业大自动控制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更积极地投入技术革新,带着110多项科技成果进入高级工程师的行列。
弱者盲从,强者探索。他深入到本来十分熟悉的现场,进行几十次观察,画出50多张图纸,搞到1000多个数据,写出了边生产、边改造的计划:旧设备往哪里搬?新设备往哪里安?哪些管线要拆除?新的管线怎么走?他都一一作了安排。
赵成顺带着这个方案又一次来到联邦德国,进行第二次设计联络。他正式提出修改合同,海兰格大发雷霆,坚决反对。赵成顺一五一十讲出自己的改造计划,同时纠正了原设计的几处差错。联邦德国的专家见赵成顺句句在理,渐渐冷静下来,对赵成顺的计划表示接受,但出示的是“黄牌”,在合同上这样写道:“什么时间改造,改造多长时间,由中方负责。”
负责就负责!赵成顺知道这“负责”的分量——这么复杂的技术改造,谁也不敢挂“无事牌”,保证没有三长两短的。但为了给祖国提供更多的钢材,只要有科学依据,可能干成,就是风险再大,也得干!
“抓住这个牛鼻子,不丢手”
赵成顺没有三头六臂,相反,只有一头一臂,怎样才能把改造搞得井井有条、事半功倍?他对改造的各环节进行具体分析,看到把六组机架的改造“消化”到生产中去是主要矛盾。这是供电的主要设备,全厂的“神经中枢”,只有把它们放在生产中改造了,才能保证以后25天中休时间完成全部改造。赵成顺决定“抓住这个‘牛鼻子’不丢手”!
在技术改造中,从联邦德国引进的主马达的可控硅控制柜要安装在主电室里,需要拆除旧的电器设备。因为是室内作业,吊车用不上,要用土法使几十吨重的控制柜移位,十分困难。在主电室打水泥洞更是危险。按正常速度,少说也得半个月干完。可赵成顺精确计算后,提出三天结束工作。联邦德国一个专家不相信,说:“要是三天干完,我请你绕地球周游一圈。”赵成顺知道这时说啥也没用,没吭声。他科学运筹,运用人多的优势,在地下打洞,地面搬迁,空中架线,分层次作业,整整3天时间,控制室里的东西安全转移,空旷的小平台等待新引进的“客人”来唱“主角”。外国专家认输了,他们连连赞扬:“赵先生水平高。”
边生产、边改造的第三个难题是建电缆槽。连接控制柜和各个轧机的电缆原来在水泥地下,一是负荷小,二是老化,不适于改造后的设备需要。扒出旧的换新的?这样时间花不起不说,水泥地下的电缆,牵着“骨”,连着“筋”,动不得。赵成顺还是发动大家群策群力,决定在空中架设电缆。但裸露在外边影响交通不说,也不安全。最后决定建电缆槽。赵成顺请来三冶三公司机动科攻关,用100多吨钢板安装成6个大电缆槽子。联邦德国的专家对此连连叫好。
最难改造的电器设备在生产中改造完备,剩下的连动机改造25天完成已有把握。赵成顺心里踏实了。
“一个钱要掰两半花”
这次半连轧的自动化改造,如何处理设备引进与自造的关系?总指挥赵成顺说:“我们国家还很穷,办事情不能手指间走金流银,要一个钱掰两半花。在保证高水平的前提下,原有的设备能改造的决不引进。”
连轧机的六台主电机是1958年的产品,每台的功率3500千瓦。连轧机原来的设计能力年产80万吨钢材,这个功率满够了。经过几次改造,年产量达到180万吨,电动机的功率就很紧张了。现在再改造,原来的功率压根不够了,要求功率达到4000多千瓦。这么大功率、机体又不能变的直流电机,国内还没有生产。从国外买,要1800万元。赵成顺看着这个大数心疼,但有什么办法呢?他翻阅中外电机资料,忽然发现改绝缘材料可以增加电机的功率。但能增加多少?赵成顺找“电机神医”牟永武。这位电修厂的总工程师经过科学推算,报出一个可喜的数字。现有的电机改绝缘材料后,功率可达到4500多千瓦,而改造后年产量278万吨,仅需要4200千瓦的功率。有了科学依据,赵成顺组织科技人员搞会战,对六台主电机进行了成功的改造。改造下来,满打满算,总投资才300多万元。
赵成顺在设备改造中坚持的另一条原则是鞍钢和国内能生产的,决不从国外引进。他说:“中国的现代化,不能光靠外国的设备往上堆,要让我们自己的设备和引进的设备同时发挥作用。”虚功补偿装备当地能够生产,而且质量蛮好,虽说厂不出名,产品“出身”不好,赵成顺还是坚持就地买“机”,不从国外引进;侧导板本准备引进,但一看是个“三齿轮”,自己能做,不再引进;水幕本是国外一家公司的专利,但工艺技术并不复杂,赵成顺也不主张引进,而请鞍钢设计院设计,鞍钢机械制造公司生产……原计划引进技术和设备要花3100万美元,现在只花1300万美元。
“人生象一条河水”
在半连轧的自动化改造中,赵成顺赢得了厂内职工和国外专家的惊叹。人们最赞扬他的拚搏精神。他是副厂长,按说,光动嘴也过得去,可他讨厌那种“干在嘴上,泡在会上,醉在桌上,跑在路上”的干部,写下这样的誓言:“我要拚命地干,尽可能地挖出自己的潜力,献给鞍钢。”
改造项目的每个环节在不断缩短工期,赵成顺每天的工作时间却在不断延长,恨不得把胳膊也当腿使。在改造中,他的确很少睡个囫囵觉,吃顿囫囵饭,过得节不是节,年不是年。人常在外,又少一条胳膊,咋能不叫家人牵肠挂肚!厂里考虑他生活不便,派年轻的保卫干事袁志刚专门照料他。小袁虽说老盯着他,仍然常常一转眼不知他的去向。
有一次,他带队去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问他们卷板机的运行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机械师整天在卷板机旁过来过去,就没注意运行是什么“性”,可这关系到设计,必须马上回答。赵成顺这个搞电机的,不得不涉足一个陌生的领域。他凭记忆画出卷板机的图纸,然后制成模型,进行实验、测算。别人休息了,他还在灯下工作。经过两天两夜苦战,确定了卷板机的线性运转。西门子公司赞扬他博学,同伴们都说他是“铁人”。
其实,“铁人”也不是铁打的。有一次赵成顺走着,忽然觉得两条腿象两根浇铸到地下的钢锭,咋着也拔不动。接着他觉得饿得要命。同志们把他送到医院检查,低血糖。可他只休息几天,又跑回工作岗位。他写道:“人生象一条河水,有的发电,变成动力,推动社会前进;变成热,温暖别人的心;有的却白白流去。这里的差别在于能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攀登……”(附图片)
赵成顺有办公室,但他更多的是在车间办公。 王本正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