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生气勃勃的“华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24
第2版(经济)
专栏:

  生气勃勃的“华能”
靠以煤代油专用资金发展起来的“华能”各公司,不到两年,就成长为我国交通能源建设方面的一个庞然大物。它人员不过200多人,却拥有上百亿资金,在煤炭、交通、港口、钢材、木材、水泥和节能技术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投资。“华能”成功的奥秘何在?答案是——走改革之路,提高办事效率。
  本报记者 陈健 刘允洲
才一年多吧,“华能”各公司就崭露头角了。
“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成功地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三菱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等签署了装机容量近300万千瓦的发电及供电设备和对销贸易等合同,涉及南通、大连、福州和汕头等地五个项目,工程资金规模高达45亿元;
“华能原材料公司”,广泛地开展横向联系,到去年底已向十几个钢铁、水泥和森工企业注资13亿元;
“华能精煤公司”,则承担了品质、储量、开采条件等均在我国名列前茅的神府东胜煤田的开发组织工作,一年多就投资1.65亿元,不仅成为煤炭和铁道建设方面的“新星”,而且成了陕西神木、府谷,内蒙古东胜等贫困地区的一颗“福星”……
实力、信誉、效率。“华能”的风格很快为国内外工贸界所瞩目。不久前,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访问了已有六个公司实体的“华能”集团。
“华能”和“天上掉下来的钱”
说起“华能”,不能不提到那笔“从天上掉下的钱”。这关系,不妨喻之为婴儿与母乳。天上怎会掉下钱来?不会的。这笔钱,实际上来自赵紫阳总理亲自拍板的“油改煤”决策。
70年代中期,由于“四人帮”的破坏,我国煤炭供应十分紧张,国民经济的运转越来越多地依靠发展迅速的原油。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工业锅炉由烧煤改为烧油,新建电厂也大多用油机。到1977年,全国烧油量已达到3600万吨,其中烧原油1400万吨,比1970年增加9倍多,到1980年达4000多万吨,国内石油消费量的一半被烧掉了。这是多大的浪费!按当时国际价格同烧煤比较,等于一年白白地烧掉50亿美元。
进入80年代,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不足,而突破这种困境所需的资金又极为短缺。1981年春天,赵紫阳总理在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以煤代油,压缩烧油,挤出宝贵资金来发展能源交通事业“是‘六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整个国民经济搞活的一条路子”。“看准了,胆子就可以大一些”。不久国务院决定,十年压缩燃油2000万吨,压油出口积累资金,倒过手来发展能源交通。
一个油改煤,改出了大效益。六年过去了,累计压油2480万吨,出口创汇额近30亿美元,积累资金122亿元。赵总理说:“这笔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改煤,大家心安理得地把油烧掉了,也没有这笔钱来发展能源交通。”
就是这笔钱,哺育了一个偌大的“华能”……
胃口大,但没有“投资饥饿症”
有了钱,还不等于就有了活力和事业。钱可以创业,也可以挥霍。为了管好这笔钱,赵总理特地在“以煤代油”后面加上了“专用资金”四个字。就是靠这笔专用资金,“六五”期间新建投产了200万千瓦发电机组,并在煤炭、交通、港口、钢材、木材、水泥和节能技术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投资。
怎样把这笔钱用得更活呢?1985年,李鹏副总理明确提出以煤代油专用资金要由补偿型转为开发型,由管理型转为经营型。广东引进外资办电这件事,也给人以启发。我们为什么不能改革一下,以开发经营的办法来花钱办事业?在创业热情的鼓动下,1985年,以“以煤代油专用资金”作后盾的“华能精煤公司”、“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和“华能发电公司”相继问世。“华能”——中华能源——这是个响亮的名字。
以最好的效益去开发能源交通事业,这就是“华能”的目标。因为“华能”的投资都是有偿使用的,每笔开销都得仔细打算,一旦拍板就得执行。在项目和责任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华能”塑造了讲究信誉的形象:到目前“华能”共签署了200多个合同,除了一个合同因对方原因终止外,均执行良好。“华能原材料公司”的一个合作者承德钢厂资金紧张,“华能”还提前将合同款拨出,以救其燃眉之急。难怪在去年夏天的一个横向经济联合的座谈会上,不少企业在了解“华能”的信誉和效率后,大叹“相见恨晚”。
位于陕西神府和内蒙古东胜地区的神东煤田,是我国煤田的佼佼者,以储量大、质量精、埋层浅著称。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煤炭部门只管挖煤、铁路部门无力修路,开发工作迟迟难以开展。“华能”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抓住这块宝地,迅速地组织完成了包神铁路的设计招标和开发规划工作,黄河特大桥和线路工程也于去年夏天开工。一个由“华能”牵头规划,国家不直接投资,各方多家经营,国家、集体、个体共同发掘的新型矿区正在形成。到九十年代中期,规划年产量将达3000万吨。这种开发形式,这样大的规模,在我国当属首例。
被誉为我国利用外资办电窗口之一的“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成立一年多来,以较高的效率签了五笔大合同。
人们说“华能”的胃口很大,这是自然的,因为我国能源交通事业的基础实在太差,空白太多,“华能”需要做的事也太多。但“华能”并不存在“投资饥饿症”,这里的关键是,没有效益的事情,它是不会盲目去干的。
活力从何而来?
“华能”不仅实力雄厚,而且办事效率引人注目。这么大的集团要做到较高的效率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华能”却在努力去做。主要的路子也很简单,这就是——改革,把效率与企业和职工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改革。
“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在筹划第一批项目时,仅仅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就与外商签署了四座2×35万千瓦的大型燃煤电厂的成套设备和一座10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成交合同。为什么能如此?公司副总经理唐阜说:这是打破体制分割后产生的综合效益。在传统的体制下,谈一个项目要由技术、商务、贷款、对销贸易四个部门分开谈。而“华能”则不同,就此一家,四摊子事“一勺儿烩”,都综合在一起谈了。体制上这样一改革,不仅加快了谈判进度,而且获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华能发电公司”的出现,使过去独家办电的局面变为多渠道办电。该公司有三条政策:好处多让给地方;用电权交给地方;赚钱大部分返回地方。结果大受欢迎,支持了各地的办电热情。
新成立的“华能实业服务公司”也颇有些“华能”风格:
“华能”集团的“办公厅”与许多大部门的办公厅大为不同——这是个收费的办公厅,各公司的收发、传达、打字、会议和后勤等一应杂务,均由这个公司办理,但是,对不起,服务全部有偿,办理每一件事都要掏钱。这样,放开手地漫撒花钱可是不行了,人员庞杂、体态臃肿的“机关病”也不治而愈了。上任不久的公司副经理斯日颇有信心地说,这种体制真能逼人干出点事情来。
不到两年,“华能”已成长为我国交通能源建设方面的一个庞然大物,但它的六个公司却只不过210人。人不多而办大事情,其中奥秘在于效率。凭这么一点我们相信,生气勃勃的
“华能”,会有一个无可限量的前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