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走出“谷底”——苏南乡镇工业纪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02
第2版(经济)
专栏:

走出“谷底”
——苏南乡镇工业纪事(二)
本报记者 凌志军
1986年苏南乡镇工业的形势,真有些“愁云满天”的味道。苏州称为“挫折”,无锡喻作“谷底”,常州则自认是“全省倒数第一”。苏南三“虎”,词异实同。各项经济指标一反连年直线上升的常态,大幅度地全面下降。
利润下降幅度:苏州44%,无锡40%,常州29%;
亏损企业:平均每百个企业中即有20个,三市亏损总额达1.2亿元,比1985年增长130%;
投入与产出:1985年平均每元投资产出二元多,1986年投资1元产出降至9角多;
债务:苏、锡二市负债欠贷共70亿元(其中债45亿,贷款25亿),厂均负债29万元,人均负债3500元。
十年来,苏南乡镇工业发展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头一遭。平心而论,这一年苏南的同志力没少出,用心也不谓不苦。市长亲自给厂长鼓劲,县长亲率“大篷车”推销产品,乡干部多半围着工厂转。但是,这一切努力为什么还是挡不住向“谷底”的坠落呢?
“主要是客观外界的原因。”在苏南,有不少同志作出这样的解释,并且列举种种事实加以证明。比如说,原材料和能源涨价,使苏、锡、常三市乡镇工业1986年多支出4亿多元;补农建农以及各种社会福利性提留的增长,又是4亿多元。苏南乡镇工业的同志把这称为“利润的两大转移”。前者记上了原材料、能源部门的帐,后者是农村内部的流动。他们为此找出一个新的名词:综合效益。意思是说,加上各种综合因素,乡镇工业的实际效益比统计表上的效益好得多。
但是,这一切毕竟不是全部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无锡市乡镇工业局的一位同志直言相告:“由于内部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各项指标下降,才是实情。”此话有据。在苏州,占全市产值一半以上的纺织业;在无锡,占全市产值1/3的机械业、普遍开工不足。两年前急剧发展起来的电子业、汽车业、服装业如今正急剧衰退。不少厂被迫减产、转产。上半年近3万家企业的产品中,只有一半保持了原有的销售水平。产值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的无锡县,产销率一度降至68%。常州市积压产品有数亿元之多。武进县一次就将价值3000万元的积压产品报废。苏南因减产、积压、报废而造成的损失,有人估计在20亿元左右。
其实,苏南经济的下降非自去年始。即使在它1984年大发展、1985年达到高潮时,内部素质差的情况也无根本改观。好在国家还有优惠政策,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大工业还留着许多“遗缺”,所以矛盾并不突出。1986年有两大情况使矛盾一下子暴露出来。其一是全局性的信贷紧缩,加工业紧缩,消费基金紧缩,乡镇工业样样首当其冲。其二是“老虎下山(军转民)”,
“狮子松绑(大工业搞活)”,“猴子上树(个体兴起)”,苏南乡镇工业再无那么多“遗缺”可以“拾”,可以“补”。一切迹象均表明,乡镇工业已越来越多地要受国家经济全局的制约。
当然,判断经济形势,不可只以数字升降论得失,更要看到数字后面的实质。“谷底”中的苏南,正在从全局出发,对本地乡镇工业的发展战略作出冷静反思。“外部环境越来越紧,是整个国家经济由‘热空气’转为‘紧缩空气’的结果,这个趋势难以逆转;给农村事业提供一些资金也是义不容辞”,昆山县县长吴克铨对记者说。“这是两个无法改变的现实。所以,乡镇工业唯一的出路,就是眼光向内,根治内在的软弱病”。事实上,苏南一些乡镇企业已经开始注意从内部挖潜,并有了明显效益。合兴印染厂以一套耐人寻味的链式责任管理制将全厂百余工种环环相连,节约3000吨煤,80万度电,使产值利润同步增长15%;塘桥胶木电器厂靠几十项工艺改革把产品质量一提再提,成本一降再降,进而创出3个5%(原材料进价高5%,产品价格低5%;利润高5%);昆山金星电视机厂得上海之助,将自己的“小、土、旧”一举变为“大、洋、新”,从而使产品畅销国内外。看来,这是一条成功之路。
在苏南,尽管真正把“眼光向内”的决策付诸行动并且卓有成效的工厂还是少数,但大多数企业已经被1986年的“危机”逼上了这一条道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下决心摆脱生产的低水平,去追求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下去,苏南乡镇企业一定能攀上新的高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