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02
第5版(理论)
专栏:

“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
周溯源
“全盘西化”论不是一个新观念,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在中国思想界流传。资产阶级学者胡适,就是这一“高论”的始作俑者。
在近现代史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因袭“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对西方文化采取坚决排斥的态度,可谓顽固派。第二种是迫于形势对西方文化采取有限度地容纳的态度,可谓折衷派。第三种则主张不预设任何人为的限制,尽力实行“西化”,这就是“西化派”。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胡适成为“西化派”的头面人物。1929年,他为英文《中国基督教年鉴》(China Christian Ye-ar book)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The Cultural Conflict in China),在这篇英文稿里,他同时使用了两个词来表达他的西化主张。一个词是Wholesale Westernization,一个词是Wholehearted Modernization。那部年鉴出版后,社会学者潘光旦教授在英文《中国评论周报》(China Critic Weekly)上发表一篇书评,指出胡适那篇文章中用的两个词意义不一样,前一个词可译作“全盘西化”,后一个词可译作“全力现代化”或“充分现代化”。他还表示,他可以赞成“全力现代化”,而不赞成“全盘西化”。自此,中文词汇里便出现了一个新词“全盘西化”,“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就开始流传起来。
胡适始作俑后,有人就接过这个口号来大肆宣扬。社会学者陈序经教授写了一本书,名曰《中国文化的出路》(1932年写成),他在书中大讲在中国“全盘西化”的理由:“①欧洲近代文化的确比我们进步得多;②西洋的现代文化,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它是现世的趋势”;“我们不要在这个世界生活则已,要是要了,则除了去适应这种趋势外,只有束手待毙”。1935年3月17日,胡适在他所主持的《独立评论》第142期上发表《编辑后记》,公开声明他“完全赞成陈序经先生的全盘西化论”。张佛泉教授则把“全盘西化”变成“从根上西化”来宣扬。他说:“我们四万万人如想继续在这世上生存,便非西化不可,而欲求西化,则只有从根上西化才足以生效!…… 近几十年的教训是,我们最聪明的办法,唯有诚意地,老实地,爽快地,不忸忸怩怩地从根上西化。”(《西化问题之批判》,1935年4月1日)
“全盘西化”的主张不但荒谬,而且它本身也说不通。所以它一出笼,就受到许多人的批评和指责。胡适后来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他说:“‘全盘西化’一个口号所以受了不少的批评,引起了不少的辩论,恐怕还是因为这个名词的确不免有一点语病。这一点语病是因为严格说来,‘全盘’含有百分之百的意义,而百分之九十九还算不得‘全盘’”;“我们不能不承认,数量上的严格‘全盘西化’是不容易成立的。文化只是人民生活的方式,处处都不能不受人民的经济状况和历史习惯的限制,这就是我从前说过的文化惰性。你尽管相信‘西菜较合卫生’,但事实上决不能期望人人都吃西菜,都改用刀叉。况且西洋文化确有不少的历史因袭的成分,我们不但理智上不愿采取,事实上也决不会全盘采取。你尽管说基督教比我们的道教佛教高明的多多,但事实上基督教有一两百个宗派,他们自己就互相诋毁,我们要的是哪一派?若说,‘我们不妨采取其宗教的精神’,那也就不是‘全盘’了”。于是他灵机一动,不提“全盘西化”,而改提“充分世界化”。胡适认为这样一改动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免除一切琐碎的争论”;第二,
“可以容易得着同情的赞助”;第三,可以避免“全盘西化”所遇到的严格的数量上的困难。(《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1935年6月22日)
尽管胡适作了这番解释,然而“充分世界化”的提法又何尝说得通?!什么叫“世界化”?是指世界统一的文化吗?那么它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遥远的将来也很难出现世界统一的文化。又怎样叫做“充分”呢?这里仍旧有数量上的困难问题,是一个连胡适自己也难以说得明确的概念。因此,“充分世界化”同“全盘西化”一样,够不上一种有充分根据的学理上的主张,而只是一种空洞的口号,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
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全盘西化”的路更是走不通,这已为历史所证明,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一点。时至八十年代的今天,正当中国人民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际,有人搬出“全盘西化”论,老调重弹,这实在没有什么新鲜与高明之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