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国王路上“空虚的一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02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国王路上“空虚的一代”
本报记者 李云飞
伦敦向来有东西之分,南北之别。东贫西富,历来如此。西伦敦不仅是商业繁华之地,有著名的牛津街、哈罗兹公司,而且还是英国政治的心脏地带,白金汉宫、议会大厦、唐宁街10号都集中在这里。
不过西伦敦也是一个既有“王子”,也有“贫儿”的地方。在西伦敦的斯隆广场对面有一条通衢大道,名叫国王路。来往在这条街上的行人、游客中不乏富商大贾,绅士淑女。橱窗里展示的则是最新式的时装。但是,国王路也是展示英国崩克派的橱窗,尤其是每逢星期六的下午,在这里总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崩克派青年。
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记者来到国王路上与一个崩克派的青年聊天。这名青年就是照片中坐在当中的那位。其中有这样一些对话:“今年多大了?”“25。”“有家吗?”他没有答话,只是苦笑着指指旁边的那条狗。“你干吗不工作?”“到哪里去找啊?”“以前有过工作吗?”“18岁中学毕业时干过两年,以后就失业了。”“那你现在靠什么生活?”“就靠让你们这些游客照相挣点钱呗。不过今天生意不好。”“政府就不管吗?”“我现在就住在政府提供的只有床铺和早饭的旅馆里,也有救济金,但不够花。”“你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这种怪模样?”他反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呢?”接着说:“反正我们是一些不被社会承认的人,因此没必要非得跟社会上的人一个样。”“你个人有别的爱好吗?”“音乐。”“什么样的音乐?”“性手枪。”笔者不知此种东西为何物。想来如果也可以称做是音乐的话,那只能是对音乐的一种亵渎吧。
崩克派青年是西方国家普遍都有的现象。在英国也随处可见。就是旅游礼品商店里也都有他们的彩色相片或明信片出售。有一次我们在从机场回城的路上,就看到成群结队的崩克派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人数不少,好不气派。论装束,照片上的这几个青年,在崩克派中还算是“朴素”的了。有的人的头发不仅染成五颜六色,而且还梳成高高的鸡冠状,画着令人发怵的脸谱,脖子上挂着狗链子,鼻子上插着别针。有的则剃光头,穿着满是铜扣的皮服。根据装束,他们显然分为许多不同的派别。有关崩克派青年吸毒、酗酒、犯罪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而他们则自称是“空虚的一代”。
崩克派是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他们原是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舆论认为,它的出现与存在与西方国家严重的失业现象有关。据说现在崩克派又并不时髦了。这“空虚的一代”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附图片)
崩克派青年
林爱琼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