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移风易俗势在必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04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移风易俗势在必行
最近,我调查了全区农村婚嫁丧葬情况,发现一些地方陋风陋习愈演愈烈。
现在青年结婚,有的女方提出的彩礼是:“电视机要带色的,自行车要冒烟的(摩托车),缝纫机要能锁边的”,男方要盖好3间瓦房(有的还要给女方盖,以留作女方的兄弟结婚用)。一般农家办喜事要花费二三千元,多的五六千元。一些农民为了给儿子成亲,几乎倾家荡产。彩礼价码也越来越高,仅“见面礼”一项,已由前几年的66元发展到666元,要千元以上的也屡见不鲜。
许多人还讲排场、摆阔气,婚丧事摆酒席多达100多桌。在一些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地方,农户们结婚办喜事,也要摆酒席三四十桌。
不少地方青年结婚仍搞相亲、认门、传帖、合生辰八字、择吉日等旧俗。死丧几乎全是土葬。出殡时,除了纸人、纸马、纸轿、纸摇钱树、纸聚宝盆,还有纸扎的自行车、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
受礼名目也多。结婚、死人要收礼待客,升学、招工、参军、建房、生子、生日等等,也收礼。阜南县一些基层干部盖房子,也和办喜事一样收礼,往往一分钱不花就可以盖几间瓦房。阜阳城一个家在颍上县的干部的父亲去世,收礼近万元。送礼收礼,不仅个人搞,一些单位也搞。有的单位死了人,人们得送挽联,实际上送的是一块衣料。
由于结婚花费大,彩礼价码高,造成了一些畸形婚姻,两换亲、三换亲的现象越来越多。蒙城县李寨乡某村两年共有10对青年结婚,其中换亲的就有5对。由于重钱财而轻感情,离婚率也高,有的甚至酿成了家庭悲剧。
婚嫁丧葬等方面的人情费给群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一般农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开支要二三百元,多的达四五百元。有些农民为了给儿子娶亲不得不变卖家产,几乎丧失了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能力,还怎么能谈得上发展商品经济呢?
这种习俗的盛行,决非出于群众自愿,许多人是不得已而为之,于是形成了人人看不惯又人人跟着干的怪现象。群众迫切希望从这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中解放出来,以便放手发展生产,勤劳致富。
安徽阜阳地委 孙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