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她在空中上班——记空军某部“全天候”女飞行员汪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0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她在空中上班
——记空军某部“全天候”女飞行员汪云
本报记者 徐建中
一架联航公司的三叉戟喷气式客机在南苑机场平稳地着陆了,乘客们忽然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这架飞机的机长是一位女飞行员。乘客中的外国友人和港澳同胞立即向她报以热烈的掌声,争相拍照留念。
这个女飞行员就是汪云。她是我国培养的第二批女飞行员,今年已经50岁出头,是空军某部的“全天候”(昼夜及各种复杂气候均可飞行的飞行员)机长,她在空中上班已经29个春秋,安全飞行5000多小时,曾多次立功受奖。
要飞大飞机
1956年8月,汪云在江苏高邮县高中毕业,经过考试后她同时接到了南京航空学院和空军录取她为飞行员的通知。
“高邮县的女娃娃要上天罗!”汪云在雅克—18初级教练机上以优异的飞行成绩毕业了,她飞向蓝天的愿望得以实现。1959年3月,上级决定调汪云等11名女飞行员到北京西郊机场改飞伊尔—14大飞机。消息传开,姑娘们那高兴劲甭提啦。
汪云在教员的带飞下,经过几个月的勤学苦练,成绩又获优秀。1960年“三八”妇女节前夕,她作为副驾驶跟着机长去广州和南宁执行专机任务。当汪云见到眼前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时,她感到无比幸福。周总理亲切地问汪云:“你是什么地方人?”汪云连忙说:“江苏省高邮县。”“那我们还是老乡呀!”总理一句话使大家气氛活跃了。接着周总理把汪云带到邓颖超身边介绍,邓大姐高兴地鼓励她说:“要好好飞行,为女同志争光,要保证安全。”
1973年时,汪云正式向空军首长写了报告,要求改飞三叉戟。空军领导机关经过调查研究后很快批准了她的申请,汪云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从此,汪云和战友们一起驾驶着三叉戟喷气式飞机飞遍了全国各地,多次担负专机、包机、抢险救灾等运输任务。
有一次,一个外国军事代表团来我国访问,几十名成员大都是他们的飞行骨干。汪云载着这些外国同行们,穿云破雾,平稳地从北京经杭州飞抵上海,得到了团员们的热情称赞。
胆大心细勇者胜
公路上的汽车抛了锚,可停在路边修理修理。自行车胎放炮了,到个体户车铺补好了再骑。然而,飞机在空中飞行可就不同了,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上万个部件和螺丝钉,必须保证它常年处于良好状态。
在改飞三叉戟飞机以后,汪云也碰到过麻烦事。有一次,她执行从广州夜航杭州的包机任务,正当外宾和港澳同胞在舱内熟睡时,发动机液压泵出现了故障,使飞机操纵困难。汪云迅速检查各种仪表,接着熟练地启用备用操纵系统,使飞机安全到达目的地。
汪云不仅是个“全天候”飞行员,也是一名合格的飞行指挥员。
去年的12月8日,50158号三叉戟飞机经过地面检查更换了缝翼以后需要试飞。汪云手握指挥话筒,稳稳地坐在塔台上,当飞机刚离地面7米时,汪云看到飞机尾部好象出现一个小点火光,30米时又见到了火光。汪云用话筒提醒机组:“注意发动机情况。”
“发动机正常。”机组回答。话音刚落,飞到50米高度时,机组突然发现仪表板上的发动机火警信号灯亮了。它说明汪云刚才的判断是对的,飞机机身背上的第二发动机着火了。
“关闭二发。”“明白。”机组成员密切配合,在汪云的指挥下,飞机依靠另外的两台发动机安全着陆。机组荣立集体三等功。汪云受到又一次通令嘉奖。
回母校“探亲”
去年的10月,汪云接到母校的一封邀请信,想请他去对新飞行学员作一次报告。“作报告?都说些什么呢?”汪云心中开始感到不安了。她想:我们学飞行时那是在50年代,而今天已是80年代了,80年代的青年人思想解放,接受能力强,敢想敢干。但他们也有弱点。经过思考,汪云悟出了一个道理:不管是哪个年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加强组织纪律性,刻苦钻研技术,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
根据空军党委的要求,她对提高飞行员的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严格的纪律、顽强的作风、强健的体魄。近30年来汪云自己正是这样做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