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农村科普是一项战略性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10
第1版(要闻)
专栏:

农村科普是一项战略性工作
本报评论员
农业的持续稳步发展,事关我国四化建设的全局。早在1982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靠政策调动积极性很重要,但有个限度,到一定时期,也就‘饱和’了。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依靠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在本世纪初,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还不到20%,到了八十年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已达到80%。我国“六五”期间科学技术对农业增产的作用也达到了30—40%。这些数字说明,靠科技发展农业的潜力极大。我国虽然在这方面已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加快步伐前进。
伟大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发达的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近百年来农业技术停滞、衰落的历史。我国科技人员研究创造了许多项农业科技成果,有些在国际上是领先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大作用。但是,实验室里的成果,书本上的科技知识,要想变成农民手里致富的本领,中间还需要有一座重要的桥梁——技术推广和科学普及。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这座桥梁不大通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是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广大农民求知求技若渴;其次是科技体制改革,使全国科协系统的工作搞活了,广大科技人员送经送宝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一个以农村技术能手为骨干、专业科技人员为后盾的农村科普队伍已初步形成。全国已有5万多个乡镇科普协会、7万多个群众专业技术研究会和近400万科普会员活跃在广大农村。这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它是中国当代农民的一个创造。
促进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迈进,就要充分利用这支农村科普队伍,并使之不断发展壮大。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领导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搞现代化,搞科学技术,同样离不开这一传统。一方面,要鼓励更多的专业科技工作者到农村去贡献才智;另一方面,要把农村中的各种技术能手切实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致富示范和技术传播的“二传手”作用。只要我们的各级党政领导、各级科协把农村科普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为下面创造必要的条件,那么,那些空前热情和空前活跃的下乡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能手定会创造出丰富的新经验来。
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各级科协是当仁不让的组织者。县科协要把农村科普队伍的建设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并抓好若干对本地区有普遍意义和重大经济效益的项目的大面积推广。科学普及要真正达到普及的程度。要支持乡镇科普协会的工作,支持他们建立各种科普服务组织,通过系列化的技术服务,解决分散的农民家庭所难以承办的各种技术问题。这样,通过我们各级干部的服务性劳动,通过广大农民最广泛的参与,就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开展农村科普的优越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