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绿满西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11
第1版(要闻)
专栏:

绿满西沙
本报记者 王艾生
西沙群岛,宛如镶嵌在祖国南海上的颗颗绿色宝石,它是那么美丽诱人。2月13日,我随中国记协赴西沙群岛采访团,来到祖国的最南端,一派盛夏景象。踏上永兴岛、珊瑚岛、琛航岛、中建岛……树木葱茏,绿荫环抱,笔直秀挺的椰子树,舒展大方的枇杷树,苍劲洒脱的马尾松,以及大片大片的麻风桐、羊角树,把个个岛屿打扮得分外俏丽,生气盎然。中共西中南沙工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6年来守岛部队和在岛机关职工共栽植成活树木75800余株。整个岛屿除了操场、球场、码头、道路外,全部覆盖了。
西沙群岛,是由被海水冲刷和风化的珊瑚屑、泥沙、生物介壳等堆积在珊瑚礁盘上形成的。岛上没有土壤,淡水又极少,而且海风大,气温高。守岛的西沙海军战士,从上岛的一天起,就以“人在岛在国旗在,誓与海岛共存亡”的坚强意志,守岛建岛,植树造林。刚上岛时,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珊瑚沙,仅有的星星点点的野生羊角树,也在海风中颤抖着。守岛海军战士从海南岛榆林港将一麻袋一麻袋的黄土,装上船运来岛上,几年来,从海南岛运来的黄土近千吨。西中南沙工委成立造林委员会,设立有4人参加的育苗组。他们将黄土掺上鸟粪制成一个一个育苗营养杯,套上塑料袋,长到80厘米上下就拿到岛上栽植,守岛部队投入一场栽树的战斗。
西沙日头毒,夏季中午地表温度在50—60摄氏度,肥皂放在沙滩上很快就溶化了,鸡蛋埋在沙里几分钟就熟透了。栽上树,一天得浇三、四次水,还得搭荫棚防晒,不然,树苗很快就会被烫死。可是,西沙又没有多少淡水,人吃的水都从陆地上运来。靠下雨收集的雨水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战士们就动手打水井,并将洗脸水、刷碗水一点一滴都存起来浇树苗。守岛战士爱树如命,他们用珊瑚石在光秃秃的沙滩上筑起道道围墙,保护小树不被海风刮倒。战士回家探亲,都互相叮咛:“别忘了带树苗、树种回来!”一些新的树苗又在岛上落户了。就这样,一次不成两次,烫死了再栽,刮掉了补上……,有的一棵树要栽五六次才能成活,守岛战士的滴滴汗水终于浇成绿荫。
1985年10月19日,西沙群岛经受第20号强台风的袭击,台风中心就在中建岛。台风卷走了围墙,吹歪了碉堡,刚刚生长起来的小树几乎被一扫而光。本来只有1.5平方公里、海拔3米的小岛,台风过后,岛的高度降低了80厘米,小岛显得更小了。守岛战士们没有屈服,没有泄气,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将屋顶上的雨水收集起来,将菜地里被水冲走的黄土收集起来,将散落的枇杷果收集起来,一株一株地育苗,一棵一棵栽植,小岛又染上层层绿色。
如今,西沙群岛变得更美了:井水不再是又苦又咸的黄汤了,而成了微带黄色可以食用的水了;太阳也不那么毒了,早晚海风习习,那种整日整日的闷热减弱了。守岛部队在林荫下操练,在椰林中站岗,在绿茵边巡逻。
站在永兴岛的最高处——信号台上远眺,幢幢新建的白色营房,散落在绿毯之上,给小岛平添了许多秀色。这儿,成了一座美丽的岛上城镇。(附图片)
题图为永兴岛守备部队的营房在绿荫环抱之中。 高兴烈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