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苏原子能安全监委会负责人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 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造成重大核事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13
第7版(国际)
专栏:

苏原子能安全监委会负责人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
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造成重大核事故
新华社莫斯科3月11日电 有关人员玩忽职守,粗暴地违反工艺规程是造成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主要原因。
苏联原子能动力工作安全监督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西多连科最近向苏联记者谈话时指出,事故是在核电站人员进行一项实验时发生的,这项实验的内容是如何利用涡轮发电机被关闭时,由于惯性旋转所产生的电能。
西多连科说,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粗暴违反操作规程:
其一,按规定,在反应堆的反应区内至少应有15根控制反应的控制棒,而在事故发生时只有8根。
其二,反应堆产生的蒸汽是供给两台涡轮机的。在关掉涡轮机时,自动保护系统会立即关掉反应堆。但核电站人员在实验之前先切断了这个自动保护系统。这样,在关掉涡轮机开始实验时,反应堆还在继续工作。
其三,在此同时,还把蒸汽分离器的安全联锁系统也关掉了。西多连科说,这种作法宛如飞机要降落时,驾驶员却不放下轮子。
违反工艺规程的后果是,电站人员把涡轮发电机惯性旋转产生的电能用于开动水泵,水泵送出的水通过装有1700根含有铀燃料管的核反应堆,并将其产生的热带走;当涡轮机被关掉时,它的转速下降,水泵的送水量也随之减少,管道中的水开始沸腾,生成蒸汽。气泡数目的增加使反应堆的功率急骤上升,燃料棒温度升高,水全部变成蒸汽,导致功率超限,反应区内压力骤然上升,产生了爆炸。
爆炸破坏了反应堆,使反应堆内的铀燃料(180吨二氧化铀)的3%(约5吨)被释放到大气中,这相当于5000万居里的放射性。爆炸威力相当于数吨TNT炸药。
苏联有关负责人已多次表示,苏联在总结核电事故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核电技术,要特别注意教育管理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并将继续大力发展核电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