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育成10个优良品种 增产17亿斤粮食 姚海根被称为“育种大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1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育成10个优良品种 增产17亿斤粮食
姚海根被称为“育种大王”
本报讯 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副所长姚海根,10年育出10个粳糯稻新品种。其中“秀水”、“祥湖”两系统的粳糯新品种,成为江、浙、沪、皖等省市的当家品种,6年来累计推广面积已逾3170万亩,增产粮食17亿斤。人们称他“江南育种大王”。
姚海根196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他把为农民育出第一流的水稻良种,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在中国农科院工作的8年间,他师承育种界前辈,对国际上先进国家的水稻良种进行了认真的研究。1974年底,姚海根到嘉兴市农科所承担了粳糯稻育种的科研任务以后,坚持每年至少有两个多月去海南岛南繁加代育种。有6年的春节,他是在海南岛紧张的劳作中度过的,精心搞好16亩试验田的管理。他还在嘉善县建立了3个繁育基地,试验面积要比别人多1至2倍,育种的速度要比别人快1年,繁殖代数要比别人多1代。
他在农村调查时,发现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对晚稻危害很大,就冲破“丰产不抗病、抗病不丰产”的旧观念,大胆提出抗病和丰产相结合的新的育种方案。他花了5年时间,育成既丰产又抗病的4个粳糯稻新品种。其中,抗稻褐虱的水稻新品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改良早稻的米质,他敢闯“禁区”,另辟蹊径,连续探索,育出了4个早粳新品系,使早稻田里种出了“晚米”,米质均达到优质米标准,产量、熟期和抗性也达到试验要求。
姚海根曾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不久前,嘉兴市委和市政府召开表彰会,给姚海根晋升了3级工资。
(偶良 昕镐 邵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