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完善钢材市场 减少库存积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15
第2版(经济)
专栏:工作研究

完善钢材市场 减少库存积压
新华社记者 杨继绳 申尊敬
让千家万户把一时不用的钢材拿到市场上来互通有无,很关键的一条是保证用户急需钢材时能随时买到,为此就得建立灵活发达的钢材市场
目前,我国钢材供求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钢材库存量大幅度上升而钢材价格却居高不下。钢材究竟多还是少呢?说它少,为什么库存增多?说它多,为什么价格不降?
我国钢材库存在1985年大幅度上升的基础上,去年又增加了21.8%,库存的钢材绝大部分是有用的,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进口钢材。如果现有库存量的1/5能得到利用,则相当于新建一个鞍钢;如果用库存的1/5代替进口,则可节省外汇近20亿美元。因此,有效地利用钢材库存,是当前增产节约的一个重要方面。
记者最近走访了钢材的生产、供应、使用部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钢材库存连年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流通不活,而搞活流通的关键在于建立钢材市场。
主管部门提供的数字表明,钢材库存绝大部分发生在使用单位。去年新增加的库存中,使用单位占72%。造成家家设库、层层设库的原因大体上无非两点:一是缺乏运转灵活、供应及时的钢材市场,企业之间又通气不畅,只好家家增加储存,以备不时之需。二是现行钢材的市场价和计划价之间高低相差一倍以上,计划内钢材靠行政办法层层分配指标。使用单位抱着“哪怕用不上,和人家交换也值”的心理,觉得分配指标多多益善。紧缺的钢材品种尤其是大家争夺的目标。“越短越抢,越抢越短”的结果,就使大量钢材流入了各家仓库,价格也随之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透明度很差,连主管部门也难以对钢材的真正供求情况作出准确测算。
让千家万户把暂时不用的钢材拿到市场上来互通有无,是减少库存过大的有效途径。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做到:第一,用户急需钢材时能随时买到;第二,要在两种价格并存的情况下,使用户在卖出和买进时不吃亏。对第二点国家已经采取了措施:不管按什么价格买进的,一律可以按市场价格卖出,销售收入还免税。而要做到第一点,就得建立灵活发达的钢材市场,代替千家万户的库存。这就要求通过改革管理体制,逐渐把两种价格转变成统一的市场价格。目前,石家庄、上海、沈阳、天津、武汉、西安等地已经初步开放了钢材市场,对于搞活钢材的流通显示出重要作用。很多同志建议,应该总结这些城市的经验,进一步深化物资供应体制的改革,把钢材市场搞活。在完善的钢材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的过渡时期,可以采取一些变通措施,例如,设钢材商店等,使宝贵的钢材从目前千家万户的仓库中走进我国的工厂和工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