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星期日时装发布会”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16
第2版(经济)
专栏:

“星期日时装发布会”一瞥
本报记者 刘桂莲 冯皖丽
3月15日,星期日。北京东四大街。
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走进三友纺织品商场,站在“星期日时装发布会”柜台前,上面挂着的几件样品令我们惊奇:这服装不是以五六十年代农村流行的大纹花哔叽被面布为主,与大红的棉织斜纹布拼接起来的吗!
主人为它取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玲玲夹克衫”。围在柜台边的顾客有的在选购,多数在议论:“想不到这土面料能生产出这么洋气的衣服!”“不敢穿,太新潮了!”……也许这种花被面系列夹克衫一时还不能被更多的人选中,穿在身上,但有一点看法是共同的:这种被认为过时的土气的花被面布,经过设计师的手,和最新的款式结合起来,做成的衣服是相当出色的。
一会儿,顾客在柜台前腾出一条20多米长的通道,穿着夹克衫的售货员走出来,象服装模特一样转一圈,那潇洒的现代风采,得到顾客的连连称赞。北京服装开发设计中心主任朱采元告诉我们,他们以这样的方式举办服装发布会,是第一次,目的是想破破中国老百姓穿衣服的传统观念。北京要成为全国的时装中心,可群众穿的衣服和时装差距太大。人们总认为,只有毛料衣服才好,不管穿起来是否合体,样子是否好看。我国进口的羊毛,有3/4要花在中国人穿衣上,只有1/4加工出口。通过这类活动,揭穿一点“时装”之谜,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玲玲夹克衫”的设计者邢小玲,是位年轻的姑娘。当人们问她怎么想到选用花被面布的,她笑盈盈地说,她从小就偏爱民间艺术,哪儿有民间玩具、民间剪纸展览,她就在那儿泡一天。一次在农贸市场,她偶然看见一群菜农背着一捆捆大花被走过,一种质朴、热烈、地道的美感令她兴奋。就从这一刻起,她对这在城里无人问津的乡土花布产生了兴趣。她把这种花布和人们喜欢的时装联系起来,就产生了这套玲玲夹克衫。
设计师玲玲的话,给人以启发:美需要发现。漂亮的时装,并非单靠高级的质料。独到的见解,精心的设计,巧妙的裁制,同样可以使普通面料制做的时装放出异彩。星期日时装发布会,开始引导人发现美,创造美。
愿星期日时装发布会越办越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