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开展工农兵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 华北油田所在区域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16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开展工农兵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
华北油田所在区域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新华社石家庄3月15日电 (记者于绍良)工农兵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使华北油田所在区域内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华北油田分布在河北省近20个县(市)的600多个村庄。过去,在这个没有围墙的大工厂内,由于工农双方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经常发生油田职工随意压毁农民耕地,污染农田;农民借机拦车要钱,毁路偷油等事件,每年要给国家造成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
去年2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沧州地委、沧州军分区决定联合在油田所在区域内开展工农兵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他们把重点放在对农民进行学法、知法、守法的教育上,利用多种渠道向群众宣讲法律知识,先后组织50多万人次学习《宪法》、《刑法》、《矿产资源法》等。华北油田在石油工人中开展了“爱惜每一分耕地”的活动,并制定出《支农公约》,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铺路搭桥。农忙季节,组织支农小分队,帮助农民抢种抢收。
这三个单位还制定了《工农兵联防方案》、《保卫油田公约》,由工农兵三方实行治安“共防”。油田与所在村镇民兵签订了护井承包责任制,开展了清退油田物资活动,已为国家收回了价值6万多元的物资。
如今,油田所在区域由乱到治,油田的生产建设有了保障,工农关系得到了改善。昔日村里的偷油者,成了积极支持油田建设的人。油田工人热情为农民解决困难。勘探四公司45109钻井队在辛集市锚营村打井时,看见这个村的群众喝的还是苦水,立即帮助他们打了一口甜水井,并修建了自来水塔。村民在水塔上镶刻了“工农共建文明井”七个大字,作为纪念。村里把一台洗衣机抬到井上,每星期派两名妇女给石油工人拆洗衣服、被褥。有人说锚营人傻,不会占油田的便宜,他们答道:“工农是一棵藤上的两个瓜,哪能自己人卡自己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